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李小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7):91-96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要素错配视角出发,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缓解土地资源错配与劳动力资源错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亦会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具体呈现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特征。由收敛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而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4.
产业互动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阐明产业互动、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00—2017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最后探索数字技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路径。研究发现,(1)产业互动在整体上能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特征,尚未形成良性的双向促进模式;(2)产业互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行业和区域层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3)当前非良性的产业互动会拉大服务业和工业间的生产率差距,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向服务化转型,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低效率-低端服务化-更低效率”的怪圈,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4)数字技术可以从缓解结构性矛盾、推动产业良性互动和缩小产业间生产率差距三方面打破发展困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上研究结论为政府推动两业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6.
通过产业结构转换,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及2个特别行政区1995-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转换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转换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不显著;(2)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应对经济形势采用的产业政策,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正面作用;(3)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仍有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范要素流向虚拟经济,同时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8.
9.
互联网打破了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约束,优化了要素配置,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互联网+制造”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在以研发投入、新产品销售比重以及销售利润率等三个维度表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实证检验中,研究发现:互联网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通过改善制造业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与制造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各环节融合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互联网+研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最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要把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体系、以数字经济产业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持体系、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以数字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配套政策支持体系作为路径选择。在政策取向上,立足实体经济,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机制;增加教育投资,培育创新型数字经济人才机制。 相似文献
11.
熊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7):79-84
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价值化对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但空间溢出效应尚不显著;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为线性上升趋势,中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U”型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此,从制度框架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创新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渠道和效率渠道,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客观条件。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在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金融监管调节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合理监管约束下的金融科技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地,基于企业性质、高管团队金融背景和企业所在地区影子银行规模进行异质性分析后发现,金融科技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国民共进”的特点,金融科技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仅在高管团队没有金融背景和影子银行规模较小的地区体现。本文的研究不仅为金融科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证据,也对国家进一步制定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相适配的政策,推动金融科技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7—2018年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亩均产出论英雄”这一区域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城市,可以借鉴此政策,加快地区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导向政策响应程度不同。大型成熟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响应程度较低,而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响应程度较高。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加重视“年轻企业”的发展,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向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倾斜,促进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机制检验发现“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构建一套企业质量评价体系,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途径,倒逼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可考虑制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在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论产权制度、要素市场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这些只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及转换增长动力的结果。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是从要素的行政化配置转向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完善要素市场入手,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解决要素错配与扭曲和创新不足问题、降低基础性成本。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要素市场的前提,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资源的最优配置与经济社会的激励结构结合起来,而激励结构是由制度及产权决定的。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16.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新区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其实质内容之一表现在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资本形成对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下降,附着在大规模投入资本上的技术创新等因素开始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但是技术创新还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大;消费通过增加就业间接拉动经济的作用较为显著,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潜力还较大。浦东新区要维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并调整投资方向,加强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投资的倾斜,消费政策方面要着力提升消费层级,出口方面要着力提升出口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要加快创新浦东的形成,经济政策方面要重点提升创新政策的系统化、协同化、整体化水平,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结构密集、产业高端、要素市场完备、资本集散功能强劲的面向未来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通过引力模型对山西省全部117个县级行政区划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度,发现太原经济圈范围正在扩大,这意味着其对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而通过莫兰指数对山西省各地级市产业结构进行测度,发现目前太原经济圈内未形成有效产业集聚,产业缺位现象严重,亟待加速推进产业体系重构.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库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人员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探究创新人员集聚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同时进一步将研究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以及大规模省份小规模省份分析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人员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人员集聚显著强化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产业结构的变动没有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20.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我国商品市场已经充分实现市场化,但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要素扭曲配置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高,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这一现状已不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我国要素市场既存在不同要素种类在同一经济主体中的扭曲配置,也存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扭曲配置。对此,政府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作用更加凸显,即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急需破除,应对外部冲击和市场失灵也需要政府精准施策。归根结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