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红  尚玉  汪红敏 《经济评论》2021,232(6):99-117
区域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保护对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关系着各国在全球价值链(GVC)的嵌入程度.本文选取WIOD数据库42个国家的37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应、投资驱动和贸易成本效应为传导机制,运用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显著提升了缔约方GVC嵌入程度,对后向垂直专业化作用更明显.区域贸易协定知识产权保护覆盖率显著提升了缔约方GVC嵌入程度,而执行率则不显著;区域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提升中高收入国家GVC嵌入程度,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GVC嵌入程度的提升作用更大.中国应合理设计区域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条款,通过宽覆盖和逐步强化执行度提升我国GVC嵌入程度.  相似文献   

2.
3.
马广程  许坚 《技术经济》2020,39(7):169-175,192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依据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际产业转移情况,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地位提升促进产业向外转移。劳动生产率提升、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产业向外转移,而过度投资和行业垄断则导致产业向内转移。第二,分行业类型检验结果表明,中低技术行业产业转移对于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间品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作用于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加工贸易成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工贸易的价值链能够展现价值增值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 加工生产、 运输仓储、 以及销售各个环节.我国的加工贸易就是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咏梅 《经济地理》2011,31(3):453-457
在借鉴Humphrey和Schmitz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治理结构概括出被并购、贴牌生产、互利合作、交钥匙工程和出口五种嵌入模式,这五种嵌入模式将价值链治理结构与具体嵌入渠道联系起来。一方面提供了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直接入门之道,另一方面体现了全球价值链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权力的对称程度,能够成为分析价值链参与者升级前景的代表性同一框架。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0—2008年的贸易数据对比,介绍了我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发达的原因:国际分工深化、国家政策对加工贸易的扶持、我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革命蓬勃发展及全球价值链面临重塑的趋势下,数字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全新动力。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大数据测度了2001—2016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赋能对自身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赋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供应链效率共同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赋能因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出口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对价值链嵌入产生差异化影响。拓展分析表明,企业数字赋能与全球价值链位置两者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政府应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外贸企业深度融合,对各类企业给予差异化政策扶持,并进一步提高数字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外贸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导论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在卡塔尔的多哈开始了新一轮的贸易谈判。本次多哈回合谈判旨在通过强制削减高额补贴降低贸易壁垒以促进自由贸易和全球市场准入。尽管八国集团施加的外交压力迫使他们于2006年7月在圣彼德堡召开的会议上达成一项协议,多哈回合还是在经过长期的谈判后终止。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呈现出显著加强的趋势.来自WTO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六个月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为5个,接~2008年全年总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激励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为此,文章立足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及其分解指数均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激励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前向关联参与度的正向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在异质性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存在明显主体、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在非线性特征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在研发人员、政府支持和技术扩散单一门槛约束下,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呈边际递增态势;在对外开放单一门槛约束下,则呈边际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与劳动收入分配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冲击效应,技术创新可驱使劳动收入分配合理化;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降低。分区域探讨得知,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东部、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低附加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根植于此,提出全面深化技术创新,助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化;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分配平衡性;重塑西部地区分配体制机制,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分配。  相似文献   

12.
《技术经济》2019,(3):49-59
从区域经济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国家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相统一的、产业-区域双视角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考察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2年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区域"内向性"特征较明显;分区域考察,中国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全球价值链与技术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越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逐渐降低,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技术创新外部性的削弱作用要分别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3)在验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正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正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即存在单一门槛(1.5094)。低于门槛值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正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存在促进作用;反之,则存在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区域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式与升级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杠杆利用和学习机会、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商品流通和技术许可等方式使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8,(1):169-182
本文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基于WWZ(2013)方法测算了全球40个经济体的服务增加值贸易水平,利用WTO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数据库构造了衡量协定开放度的服务行业覆盖率指标,运用Anderson&van Wincoop(2003)引力模型分析框架和泊松拟极大似然(PPML)估计技术,研究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服务出口的差异化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服务总值和增加值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开放水平越高的协定,这种正面促进效应越强;但协定对外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程度大于国内增加值出口。进一步地,本文还对各国服务出口的结构特征做了分组分析,并考察了缔约环境异质性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的不同影响机制。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区域服务自由化,提升在服务贸易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加工贸易的发展制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发展,短期内,加工贸易出口对一般贸易出口起促进作用.国家应制定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并最终实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现长期均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