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交易费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有利于营造公平环境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有利于激励产业技术创新和加速技术扩散,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2011—2020年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等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其作用会因所有制、所属产业、所处城市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数字经济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应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带动技术进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提升数字化普惠水平,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优化股权结构安排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多个大股东并存产生的经济后果备受学术界关注。采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东信息和财务数据,研究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经过了多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多个大股东会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杠杆和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多个大股东发挥积极治理作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治理水平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使用1998年~2007年我国三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探讨创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整体上说创新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促进作用;创新对中西部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正面影响,但对东部地区有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程宇航 《当代财经》2001,(10):20-24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各种约束条件客观上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与之相适应,新阶段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主要是改变经济运行的低质量和低效率,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建君 《经济师》2007,39(1):76-77
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几年来,随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渴求,经济学界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率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文章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历程,对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述评,并指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在"抓大放小"和资源倾斜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表现还是最差,投资效率比民营企业低43%,国企改革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可持续性内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冲刺阶段。伴随着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稳定增长阶段的转型再平衡,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正经历着一场结构型升级的历史性变革。物质型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而服务型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成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当前山西投资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因此,"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升级以此推动消费驱动的山西经济转型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10.
一、乔根森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串测且方法简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度量的方法建立在生产者行为新古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竞争均衡假设是新古典理论增长分析的起点。新古典生产者理论认为:生产者在生产函数的约束(即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下,追求利润极大化。该理论可表述为如下模型:上式中,t为时间,用来表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Y为产出的数量(以增加值来度量),K为资本投入的数量,L为劳力投入数量,Ph,P分别为相应的资本和劳力投入价格。。、。。。,。,。。。、,。,V(t)+V(ti)。‘.k.。。,‘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平…  相似文献   

11.
因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而技术设备的引进表现在资本存量的增加上,而不是表现在研发的增加上,所以当发展中国家采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公式时会低估发展中国家的TFP增长率,这就是经济发展中的TFP悖论。本文发展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调和这一悖论,模型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的低估会随着发展中国家用于引进技术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估计生产率时,将面临联立方程偏差和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传统对策包括工具变量法、固定效应法和一阶条件法,最新进展包括代理变量法和动态面板法。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提高及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发展,贸易、资本流动和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企业的生产率比较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未来,应关注投入要素市场改革、中美经贸摩擦和经贸格局重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水平和促进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马广程  许坚 《技术经济》2020,39(12):9-15
为考察消费升级影响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程度及空间相关特征,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7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OP法测度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测算了消费升级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升级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效应,并且地区间消费升级会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总效应大于对工业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空间效应的差异发现,就时间变化而言,消费升级对工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是显著增强,对服务业的影响随服务业发展而逐渐减弱;就地理位置而言,中西部地区对产业效率提升的直接效应大于东部地区,而对服务业的间接效应却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5.
16.
郭伟  郭童  耿晔强 《经济问题》2023,(11):73-79+129
将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并利用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为我国政府制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不断增多。首先介绍了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然后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之后说明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最后作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
以2007—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则发挥遮掩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对大型企业相对较弱,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水平能够缓解这种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有效提升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和1997—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不同区域知识资本的创新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国内外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减弱。结果还发现:东中西三大区域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知识资本的创新产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和企业技术水平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战略和政策,以更好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