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林业》2024,(1):48-49
<正>为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宣传展示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做法,持续探索林业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全面展现各地林业发展的特色亮点,浙江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研究,现将有关名单予以公布,具体如下:1.建德:念好林下“生态经”探索绿色富民新路径2.淳安:创新林业标准地打造林下产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林业》2011,(8):6-7
近年来,我省坚持“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以打造“森林浙江”为抓手,立足兴林富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临安的非木质林产品、安吉的森林生态旅游、绍兴的林下养殖、遂昌的竹产业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绍兴市依托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围绕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发展林下立体经济、打响绿色高端品牌,做足香榧文章,走出富民增收新路径。以“改”破局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加快低效林改造。为破解山区资源闲置和消薄增收两大难题,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低效林改造新路径。如新昌县激活30余万亩荒山荒坡等低效林资源,计划4年内通过种植高品质香榧树完成10万亩低效林改造,预计带动约1.5万人就业。目前,该县以小将镇、沙溪镇为试点,完成流转签约可种植香榧土地面积2万亩,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以上,参与香榧种植的农户每年增收超1万元。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23,(5):12-13
<正>近年来,淳安立足浙江省林业局“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增收工程,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增收模式,促进农村共富体制机制新集成,实现山区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淳安现有森林面积509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150万亩,是耕地面积的6.5倍、园地面积的2.7倍。  相似文献   

5.
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引入三产融合理论,结合长汀县林下经济产业模式,阐述林下经济三产融合概念、研究现状、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下经济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要提高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认识、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技术渗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等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下经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困境,然后对林下经济的效益、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广东山区经济绿色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但由于地形、市场、管理、技术等原因,广东山区林下经济仍未得到大力发展;走适合广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天生自然和资源优势、发展模式和市场需求转变的经济拉力、政策鼓励等有利条件。最后,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探索了广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以科学发展观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指导,立足浙江的省情、林情,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惠互利,以合作促进共赢,推动双方林业科技合作长期、稳定地进步,以科技支撑林业,实现浙江林兴民富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积极引入“镇农投+合作社+社会资本”运营模式,打好“土地流转+盘活资源”组合拳,不断调整优化增收路径,促进资金、产业、资源有效衔接,推动强村富民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全镇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318.55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6个,50万~100万元的村7个。所有村集体经营收益均超50万元,溱东镇成为盐城市首个所辖村均达到省定经济强村标准的乡镇。  相似文献   

9.
简讯     
国务院要求七举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模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转换为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新苏南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其路径特征是:城乡联动的工业化之路,内外互动的经济国际化之路,以园区为栽体的产业集聚之路,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化之路,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之路,以人为本、富民为先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以城统乡”的城乡一体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余文忠 《山西农经》2023,(2):113-115
林下经济是经济林产业的现代发展形式,拓展了经济林的发展空间,使经济林从单一的林产业转向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文章分析了林下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其评估模式,根据林下经济当前阶段发展问题,提出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策略,以期为地区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增收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0个福建省林下经济重点发展县市的林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分析福建省林农户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意愿,在对福建省林下经济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福建应该走林药模式、林禽模式、林蜂模式、林菌模式、林游模式、森林康养模式等多元化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福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下林业产业发展实践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新质生产力理念为核心,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客观实际,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驱动机制等理论分析,从林业装备智能化、林业数字化、林下产品培育加工技术现代化三个角度论述了新质生产力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路径跃迁。  相似文献   

14.
农地制度与农业经营模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结合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流转这一特定的视角研究农地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后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弥补了农地小规模的不足、促进了农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带来了农地流转形式的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必要的,通过农地流转带来土地的适度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王永林 《南方农村》2012,28(10):29-31
论述了江苏省太仓市在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探索富民强市新路径,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富民的关系,实现农业、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快、社会贡献大、人民得益多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随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革新,我国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基础型新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在技术、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将林业经济朝林下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现阶段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文章就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型展开分析,对林下经济发展中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林业产业需要转变思维,发展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产业道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林下经济的发展。针对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开发、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时间服从稳定"的原则,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发展、富民、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和"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建设富庶美丽的幸福新梅州前列"的发展目标,以鼓励农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股份合作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森林旅游产业,积极地推动全县林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台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之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高效林业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天台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推进创业创新”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以全面实施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模式、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林业产业发展上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天台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实现产业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前提。方法 文章以4省4村为样本,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解析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效及其发展路径。结果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可分为基础型、链条延伸型、功能拓展型和多元复合型4种;多元复合型强村富民效果最好,其次为链条延伸型和功能拓展型,最后为基础型;不同模式的产业融合及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但要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目标,核心要在产业融合中促进联农带农和发展集体经济。结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各有不同:“基础型”应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链条延伸型”应通过技术投入、装备升级等举措实现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功能拓展型”应以“乡村旅游+”形式融合农业、文创、康养等产业,开发农业文化、生态、休憩功能;“多元复合型”重点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挥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促进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