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上汽自主品牌项目从国家发改委取得“出生证”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此前龙永图与中国最资深的汽车业专家何光远在自主品牌的观点上的激辩,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专家分析,汽车市场在价格竞争不能达到效果时便会启动品牌竞争。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之后,汽车企业靠出新车和降价吸引人们眼球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而自主品牌战正在愈演愈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1,(11):88-89
北汽远景:打造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成为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支柱企业。“打造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成为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支柱企业”,是北汽集团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排名世界500强”未来发展愿景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北京汽车赋予北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遭受重创,汽车业的前景变得黯淡起来,让人不得不为其未来担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主品牌引起了营销界的关注,重视核心产品质量、打造整体品牌以及终端渠道的激活这3个措施是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泽芳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122-126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是在与外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中取得发展的.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国内经济型、中级乘用车、SUV市场立稳脚跟,并且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国外市场.在技术成果上,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在性价方面,自主品牌汽车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新的上升期,透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大胆猜想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汽车产业将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海外畅销;日新月异的汽车科技创新和日益严格的汽车环保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11,(2):53-53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华信联合发布“2010年中国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品牌范围涵盖国内市场主要量产销售的品牌74个,其中乘用车品牌51个,包括进口品牌12个、合资品牌20个、自主品牌19个。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厂商只有加强对经销商的支持,才能使市场与经销商管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2007,(3):52-53
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大放异彩.成为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自主品牌从以往车展的绿叶变为今天的主角.约占全部参展车辆的三分之一:众多自主品牌推出了中高档产品和概念车.实力整体提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刘立新  张晶 《新财经》2007,(1):102-105
中国需要自主品牌汽车,但自主品牌应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如果一味追赶、模仿,永远会落在后面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北美汽车市场的增长缓慢,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以其生机勃勃的成长势头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纷纷来到中国“驻寨扎营”,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也逐渐盛气候。毋庸置疑的是,  相似文献   

12.
自主品牌汽车危险! 一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败退,市场份额接连下滑,寸土寸金的领土拱手让人。限购和优惠政策的取消,成为产品竞争力本就不强、品牌议价能力低的自主品牌一退再退、难见好转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制造商将生产重心迁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长强劲,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有186个国家(地区),国内一汽、长安、奇瑞、宇通等17家自主品牌企业汽车出口额也不断增长,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龙昕 《广东大经贸》2007,(12):13-15
“质量!质量!还是质量!”在2007年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谈到中国自主品牌要如何发展壮大时大声疾呼。中国汽车凭什么到国外市场参与竞争?首先自然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让你的产品有辨识度,让消费者能记住你的产品。而毫无疑问,质量问题是自主品牌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达到吹毛求疵、万无一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10,(8):3-5
从2009年12月26日落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传出消息:政府再度强调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据称,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国管局、中央纪委等部门研究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研究确定自主品牌汽车标准,以控制公务用车采购的档次、价格,并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外资的大举进入和民族资本的积极涌进拉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的进入,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纷纷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抢占中国市场.继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合资公司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30年的合资战略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始进入追赶合资品牌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6年年底,汽车产销量已超过700万辆的中国.已成为汽车消费世界第二、汽车生产世界第三的产销大国。 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自主品牌不再只是一面飘扬的爱国旗帜.迎接她的还有实实在在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贾可 《新财经》2006,(1):64-65
重庆力帆汽车终于在2005年底拿到准生证,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对自主品牌汽车重视的最新表态。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前一阵关于中国要不要自主品牌汽车争论中正方何光远对反方龙永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自主品牌制造商并未停止对产品与品牌进行调整的步伐。只是在目下的市场中,鲜有成功的个案。而当世界汽车市场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时,中国的自主品牌制造商缺乏足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周巍  杨洋 《首都经济》2007,(2):79-80
奥运是全球最大的品牌,中国的自主品牌如何借奥运这个全球最大的品牌建设和推广自已的品牌,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上汽利用国际汽车技术和资源高起点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战略,借奥运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走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