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尽管受“非典”疫情的短期冲击,但仍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上半年GDP增长8.2%,尤其是工业、投资、对外贸易和金融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创近年来新高。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贷款增速偏快、个别主要物资供给紧张和重复建设抬头等新情况。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过热”论,认为投资高增长,主要生产资料供给紧张,表明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政策力度要进行适当调整;另一种是“不过热”论,认为当前经济总体尚未过热,但局部领域存在结构性过热的苗头。我们持后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刚刚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踩“急刹车”。宏观经济政策要在总体上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对局部领域的过热倾向要加强“窗口”引导和采取适当的微调措施。展望2004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我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宏观调控政策可考虑从“扩张型”向“双稳健”微调,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上证指数跌破2132点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了异乎寻常的困境中。 2011年9—10月间,浙江一些地区,特别是温州等爆发了企业倒闭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那以后,宏观调控开始调整,先是去年10月的“适度适时预调微调”;12月份调整为“经济增长存下行压力重心转向稳增长”;再到今年5月份“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到7月31日再次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谓越来越积极。其中,5月份温州金融改革方案还被批准。  相似文献   

3.
产销持续稳步增经济效益待提高──上半年北京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冯明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在去年快速发展基础上,持续稳步全面增长,总体增势趋稳。上半年工业增长速度为14.0%,较为正常,表明宏观调控“软着陆”政策取得效果。一、国有工业及大中型工业仍居...  相似文献   

4.
《上海企业》2012,(8):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在上海表示:我国目前不应该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为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宏观政策要在财政、货币政策上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降后稳"的态势,经济增速有望在三四季度趋稳。从4月份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目前经济下滑的原因,一是美国发生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由此带来中国出口下降,也就是说外需萎缩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  相似文献   

5.
本次中央政治局经济政策出台后,没有提“稳投资、保增长”,而是提出“稳增长”,这是经济政策出现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6.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的作用,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调整的走势,房地产市场供应保持惯陛增长,需求却明显下降,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交易呈现“量跌价稳”的发展格局。同时,住房供应结构逐步优化,中小户型商品住宅供需两旺。进入2009年,浙江省房地产业正在呈现“市场进入调整期、政策进入扶持期、  相似文献   

7.
时事聚焦     
全力以赴稳增长,2022年央企改革发展划定重点。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日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2022年要紧紧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把完成稳增长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稳促进,以进固稳。要稳得主动,力争实现“开门红”、开局稳。要落实跨周期调节工作要求,及早制定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稳增长成为2022年首要任务,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央企各项改革已吹响“冲锋号”。业内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央企、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未来应加快构建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推进有望进一步提速。  相似文献   

8.
近来,稳增长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各级政府反复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确保工业企业利润稳健增长,对工业企业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增长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不少研究表明,近年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徐策(2011)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增速逐步放缓的态势;魏琪嘉等(2015)对2014年工业利润进行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系统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造成了严重打击。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如何对经济目标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冲击,是中国经济恢复内生活力和实现动能转换的关键。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以目标引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体制下,经济目标不只是一个数字化的简单概念,更是一套系统的复杂体系。首先,经济目标体系的调整应当涉及量化高低、权重结构和时间层次三个方面:在量化高低方面,应合理设定各类经济目标的总量指标,尽量采取区间预设方式增强灵活性;在权重结构方面,各类经济目标的序次权重要进行权衡,关乎民生的目标要适当前置和强化;在时间层次上,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应当激励相容,且短期目标设计要确保长期战略规划的实现。其次,在当前防风险和促转型并存的压力下,未来经济目标体系调整的主导方向应当坚定不移锚定“六稳”和“六保”目标:以经济增长目标为压舱石,“稳预期”恢复信心;以就业目标为优先级,“稳就业”是民生之本;以“新基建”目标为催化剂,“稳投资”增强动力;以外贸目标为连通器,“稳外贸”夯实基础;以产业链安全与提升目标为安全阀,“稳增长”提供保障;以消费目标为新引擎,“稳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仍呈下滑态势,但政策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稳迹象,已接近或达到本轮经济下行的低点。但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回升的力度将有限。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左右,物价涨幅回落到3%左右。在当前外部市场疲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下,宏观调控要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同时,要留有余地,形成更加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一、对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由于受内外需增长放缓、企业  相似文献   

12.
陈雷 《上海企业》2006,(2):11-14
2005年,本市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发展,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从增长形态上看,本市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态势,本市经济已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同时,本市企业景气也温和回调,回落至2002年水平,但仍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中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自一季度开始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10%左右。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了微调,调控目标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幅将会继续向下调整。  相似文献   

14.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多位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土预计,闻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将出现调整空间.短期与中长期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将确保“稳增长”。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空间打开5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  相似文献   

15.
7月15日出炉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好于此前的普遍预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显示出探底企稳的迹象.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工业、投资、消费等,也都呈现逐月回升态势.特别是三产增速及其占GDP比重超过二产、单位GDP能耗降幅扩大、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提高,结构在优化.可以说,“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取向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市认真贯彻衡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加速提质强后劲”的工作要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招商为第一市策、园区为第一平台、环境为第一优势,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开创了市域经济“三增两突破”的良好局面。“三增”,即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980元,同比增长13.5%;干部增资,结束了发裸体工资的历史;后劲增强,67个重点项目基本完成,32个集中奠基、开工的项目进展顺利。“两突破”,即GDP突破100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增长34.9%。这标志着我市经济迈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进入了更快的发展轨道。200…  相似文献   

17.
桂清 《上海企业》2005,(7):13-14
今年全年经济发展将会按照宏观调控的预期走。在“双稳健”政策的指导和相关措施的推动下,近两年来经济增长的势头不会发生逆转。某一时期的调整只是以“预调”和“微调”方式未调整“加速度”,避免“局部过快”演变为“全局过热”,防止出现高通胀,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8.
《经济界》2000,(1):13-14
1999年以来,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党和政府适时确定了宏观调控对策。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库存增幅下降,消费品市场价格止跌回升,出口恢复增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长速度可稳保7%以上。预计2000年经济发展前景将好于1999年,呈现“平位移动,稳中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空间高于1999年,增长率有望达到7.2—7.4%。在影响2000年经济走势的诸多因素中,积极的因素大于制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国际经济预计可以保持3.5%的稳定增长;2国内需求增长稳中渐活,消费开始回升;3、出…  相似文献   

19.
一、对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研判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2010年我国贸易出口的恢复;另一方面,得力于中央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国内经济呈现“一稳双升”(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20.
新闻链接     
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并呈现十大趋势。一、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8.5%。二、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三、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城乡就业有所增加。四、外汇储备增长减缓,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五、消费需求明显回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六、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市场导向型企业投资依然活跃。七、进出口恢复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减少。八、税制调整稳步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九、货币政策强化微调预调,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