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湖北审计》2011,(6):43-44
在咱们局里,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35岁,个个都是充满理想的共产党员。他们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他们肯于吃苦,敢当敢为;他们乐观自信,永不服输。他们用他们的精神时刻感染并感动着身边的同事。  相似文献   

2.
张枥  周革中 《乡镇论坛》2009,(22):42-44
他们的触觉丧失,常常自我伤残;他们手指脚趾变形,难以自食其力;他们的皮肤变厚,颜色变深,让人毛骨悚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麻风病人。解放前,他们轻者被逐出乡土,撵进深山老林,任其自生自灭,重者被活埋或烧死;如今,他们接受正规治疗,过着与常人无异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冯维江 《房地产导刊》2006,(14):104-107
有一处空间,有一种生活,令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仍有家的感觉。 他们是高薪的外地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需要长时间留居香港,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酒店式的服务,但他们更多地选择自己洗衣、烧水、做饭,就像在家时所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暴躁的羔羊     
梅鑫  清敏 《新前程》2007,(4):41-43
一些人在职场上的生活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妥协;他们无法原谅自己,因为他们妥协了也没有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他们知道自己本应该勇敢一点,但是他们被证明是懦夫。在他们自己的眼里,他们已经堕落了,丧失了自我尊严,这就是妥协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涂彦平 《经营者》2013,(2):136-138
城市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他们辛劳的身影出现在建筑工地、菜市场、街边地摊等场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城市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繁忙的上班族,他们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他们出入都市的各种繁华场合。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特殊的转折年代中成长,经历了多元文化的交汇,他们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新脊梁,是恰逢中国机遇的幸运者,却也是最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代。他们的矛盾、敏感、低调,是适应时代背景最好的保护色。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一种阻碍他们脱颖而出担当社会领航者的障壁。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者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  相似文献   

7.
高度是一个企业一个人预见未来的必要条件,所谓登高望远。对于90%以上的中国企业领导人来说,在预见未来方面,他们共同的障碍是缺乏高度,这是他们的地位决定的。他们的企业在行业中,在中国范围内,都不是领导者,他们没有站到行业的前排。在他们的身前,还有很多规模实力远在他们之上的企业,像巨人一般阻挡着视线。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看似一个太平盛世,前程似锦,可是,有些“傻子”还在杞人忧天:他们担心呼吸的空气会不会继续加重污染,他们担心那些喝不到洁净饮用水的居民该如何生活,他们担心山区农区的中小学教育问题,他们担心中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全球化竞争,他们担心以房地产支撑的中国经济泡沫什么时候会崩溃,他们担心垃圾包围城市怎么办,他们担心资源卖尽之后他们的下一代怎么办,他们担心当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基本的信任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80后员工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渴望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那种自信和独立。所以仅仅给他们金钱和福利,往往只能满足他们短时间的需求,还必须结合他们的特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0.
渴望进城     
与十几年、二十年前南下广东打工的父辈相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着MP4,聊着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是典型的80后和90后。因为沿着父辈的足迹赴南粤闯荡,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相似文献   

11.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身兼数职,是为了生存。他们抹下面子,擦皮鞋,摆面摊,当钟点工,没有人能否认他们的艰辛和内心深处的坚强。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生活着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尽管身份不同,对兼职的理解不同,目的不同,工作和生活的理念不同,但他们都不认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他们在努力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方芳  杨与肖 《经营者》2010,(20):32-47
这是一群忙碌的、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的男人和女人们,创意是他们生命的源泉,同质是他们鸣响的丧钟。他们鼓励异想,特立独行,对新鲜事物的发现洞察,有着习惯性的敏感,他们是从事着竞争最为残酷的一个职业的人群——广告人,他们将车作为自己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13.
邓自菲 《房地产导刊》2008,(1):I0083-I0085
地产商的爱好的确与众不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爱好与他们的性格密切关联,而他们的性格与他们的产品更是互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最后却不得不无奈离开。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不求上进,而是大城市实实在在的就业困难和高生活成本,无情地把他们拒之门外。他们不得不淘金东南亚。  相似文献   

15.
王涛 《财务与会计》2013,(11):79-80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恪尽职守,为了梦想忘我工作;他们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勤奋开拓;他们坚持不懈,为了集体和个人的事业努力拼搏;他们活力四射,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勇攀高峰。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一直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16.
贺大卓  喻家林 《英才》2007,(4):92-94
当人们给他们冠以“高考状元”这一称谓时,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在这个荣耀的光环下,是怎样的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审视他们时,他们是否已成为人中之龙凤?他们是否依然有着追逐的梦想?他们又经历了哪些坎坷与磨难?  相似文献   

17.
这一年中,他们好像总是在和央行唱反调,他们是谁?——银行的信贷员。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他们难以压抑自己的贷款冲动,而当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他们却开始惜贷。他们在利润和政策之间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平衡。这种变化确实折射出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何凤玲 《活力》2006,(3):147-148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人们常把差生当成“坏学生”,总以为“朽木不可雕也”,这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影响整体数学水平。我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差生智力并不差,只是他们不愿动脑筋。一遇到疑难数学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下面就我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强者”的压抑。这几年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因为他们的肩膀太弱,而他们的书包太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弱小是一目了然的,他们的负担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对于众人眼中“强者”乃至“英雄”——企业白领的关怀,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光环、他们的豪迈,认为他们理应能够照顾好自己,而且还应责无旁贷地照顾好别人。殊不知,其实他们同样脆弱,同样疲惫,同样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20.
贺大卓 《英才》2007,(5):122-124
经常遇到身着枣红色僧袍的僧人,或者是在车站,看他们拎着大大小小的行囊;或者是在路上,他们步伐坚定地远远走到前面。只知道他们是藏族的僧侣,却不知他们跨过高山深水为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