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融资》2008,(6):F0003-F0003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中国进出口银行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国内设有8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5个代表处;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和巴黎代表处;与14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需求的提出随着中国加入 WTO,金融业在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数据中心运营管理也面临更多挑战,如机房密度加大、管理复杂、运营成本增加、灾难备份和安全管理等。因此,如何科学、高效的管理数据中心成为金融业数据中心管理的重要课题。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在国内设有3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9个代表处,在境外设有2个代表处,与135家外资银行建立了代理  相似文献   

3.
国际评级公司对中国银行业评级情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26日,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公布了对中国12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这12家银行无一达到投资级别(BBB级),全部被定为较低等级。随后,另一国际著名评级公司穆迪公司(Moody’s)宣布了对内地部分银行的评级结果,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均获得较高评级。此外,国际  相似文献   

4.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今年4月的最后一天下调了包括萨瓦德尔银行和西维卡银行等在内11家西班牙银行的信用评级,并将另外3家的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之前标普已将西班牙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级,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以来,欧洲银行评级频频遭到调降。标普将西班牙第四大银行班基亚银行等3家银行的评级从“BBB-”下调至“BB+”级别。同日,穆迪下调北欧数家大型银行评级在被下调评级的9家丹麦银行中,丹麦最大的商业银行丹麦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连降两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行债务评级 :长期评级和短期评级评级机构对银行债务的评级一般根据债务工具(银行存款、金融债券、银行票据及其他债务工具 )的期限分为长期债务评级和短期债务评级两种。一、短期债务评级短期债务评级是指对时间期限短于一年的债务工具的信用评级 ,它反映了银行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能力。评级机构一般将银行的短期债务分为优质(Prime)和非优质 (Non—Prime)两大级别 ,其中优质中再分为P1、P2和P3三级。Prime— 1 说明银行拥有雄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Prime— 1级的偿债能力通常显示下列特征 :(1)在一个成…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2,(7):14-14
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信用评级 6月2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债务和存款评级,下调幅度为1档至4档不等。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穆迪表示,由于6月13日已经将西班牙政府的债券评级由A3下调至Baa3,西班牙政府的信用状况恶化已经影响到其国内的银行业。穆迪表示,这些银行评级被下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持续恶化的西班牙主权信用不仅会削弱政府支持银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评级方法:综述与监管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机构对商业银行评级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类银行评级已成为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等决策依据之一,各国监管当局也都在不同程度运用评级体系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与国际上银行业评级发展历史相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我国银行监管评级体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与香港金管局使用CAMEL评级体系进行对比,旨在得出我国现行银行监管评级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差异,进而给出完善我国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银监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已有7家银行于2010年底前实施内部评级法,但在评级指标设置、评级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重点对我国内部评级法的实施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内部评级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5日,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调七家大型国际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称它们的业务和发展前景面临挑战。英国巴克莱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下调两级,美国银行、美国高盛公司、法国巴黎银行、  相似文献   

13.
蓝姝 《金融博览》2004,(1):22-23
两家评级的巨大差异标准普尔于 2 0 0 3年 1 1月2 7日最新发布的对中国银行业评级中 ,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参评的 1 5家银行无一获A级评级 ,8家银行被定为垃圾等级。中国银行以BB 居首 ,而广东发展银行则以CCCpi(“pi”表示该评级是利用已公开的财务资料或其他公开信息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作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但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严重地限制了信用风险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实践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皓 《上海金融》2008,(2):48-52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使得内部评级体系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显得更加明确。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在把握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部分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在违约定义、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其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唐成华 《征信》2011,(6):30-32
如何推进金融机构与评级机构合作,提高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一直是基层工作中的难点.通过对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安博尔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在借款企业评级合作模式进行剖析,总结双方合作的内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由贷款银行委托并付费的借款企业第三方信用评级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成虎  孙景  陈靓 《金融论坛》2006,11(2):16-22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要贷款,必经企业评级一关.外部评级之后,还有银行内部对该企业的信用评级,各项考察通过之后银行才能放款.评级体系的合理性、评级分析与判断的可靠性和评级工作的客观性是保证评级质量的三大因素.评级一定要力图准确揭示企业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赖小民 《中国金融》2006,(20):53-55
银行信用评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信用评级的环境急待培育和改善。由于我国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很多商业银行身上的计划色彩还很浓,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评级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发行债务筹资的情况也不多,因此各银行对于银行评级的发展及作用还不甚了解。除了个别希望在国外上市的银行比较注重国外机构对自己的评级外,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内的经营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评级的意义,更谈不上在发展中受到评级的约束。此外,监管当局对银行评级的认识也处于初步阶段,对银行评级的要求、实践和评级结果的运用还远远不够。这些都表明我国银行评级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本土化原则开发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茜 《西安金融》2006,(9):72-73
作为《新资本协议》核心的内部评级法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所以,我国银行业为适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应尽快建立与之相一致的内部评级系统。目前,监管部门和各家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已开始着手相关方面的研究并进行着前期的准备工作。坚持本土化的原则,开发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具体包括:夯实数据基础;研究、开发本土化的内部评级模型;加强内部评级系统的测试、优化、升级和维护;优化贷款业务流程;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与嵌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