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朱六成,很早就有想法。朱六成是我国著名画家,歌唱家,被人们称为歌坛奇人、画坛怪杰。著名作家刘小放说:“朱六成是人,不是神。从他的画作中完全可以读出朱六成的性情,他的画品完全是他人品的再现。”我国著名书画评论家赵贵德先生评价朱六成的画作:“无拘无束、无法无天。”茶余之间,只见朱六成笔不离手,铺纸泼墨,似海涛汹涌的一幅《醒狮图》跃然纸上。他画狮寓意之深,意境之远,已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他用画笔启迪人,用心灵感化人。  相似文献   

2.
李新平 《走向世界》2012,(16):72-73
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能创造出夺人魂魄的力量,也必然会反映出一种意境。品读画家孙文松白杨系列和山水系列画作,山雄水秀、云蒸霞蔚、美轮美奂的景象下清气荡漾、灵气四射、逸气纵飞,那秀美柔静的美景下蕴含着的道心禅境令人向往,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3.
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能创造出夺人魂魄的力量,也必然会反映出一种意境。品读画家孙文松白杨系列和山水系列画作,山雄水秀、云蒸霞蔚、美轮美奂的景象下清气荡漾、灵气四射、逸气纵飞,那秀美柔静的美景下蕴含着的道心禅境令人向往,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而,意境不仅仅表现在诗词上,其也是评价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就是意境上的创新.本文针对画的意境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先生下海     
先生下海吴原草和先生的尘世之缘,是缔结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们同在中文系,还同班,常在一起诗论唐诗宋词的精妙,陶醉在李白、杜甫的意境里。大学一毕业我41'TM筑起了爱巢,婚后才晓得"吊起的锅儿是铁打的",是啊,滚滚红尘中特诱人的时髦别致的衣裳,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6.
许琳 《魅力中国》2012,(35):168-168
意境是中国民族普遍的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的产物,是中国艺术审美重要特征之一,是历代诗论家和美学家关于艺术创造、艺术鉴赏和评价的一条普遍性标准。本文分析意境特征(情景交融、空白、主观与客观契合)以对中国艺术审美之意境美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近日朋友聚会,席间,遇到承善先生,寒暄之后,才知他已从工作了多年的香港归来,并准备离休赋闲。问其今后的打算,他说,以前忙工作,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搞点自己从小就喜爱的绘画,现在可以较安静地在家画画了。并拿出自己新近出版的画集,请我赏鉴。仔细拜读承善先生的画作,使我感觉先生的笔下,完全是一个寂静空明的世界——在这儿,一切仿佛停滞了,万物皆静,惟有山高月明,云淡风清。承善先生的画使我们那在喧嚣、浮躁现实中早已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抚慰,有一种静美之境。  相似文献   

8.
“香风飘荷池,碧叶伴新花。出污不染尘,情深相待人。”这是读井立国先生荷花的画作想到的。  相似文献   

9.
邹云升 《走向世界》2007,(17):84-85
宏伟先生之画作,在我看来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品浑厚刚劲,淋漓酣畅,落幅的布局处理侧重于传统的保持和国画的特证,画面多有军旅痕迹:后期作品则化浑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更强调画家个人的感觉和融会写实手法以及技巧的自由发挥,画山、画水、画云,写人、写景、写物,情之所至,心应自然,追求一种物我共化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巧平 《魅力中国》2013,(13):88-88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关于它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现在一般认为,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因而,意境也是我国传统古典戏曲独具民族特色的一个基本美学范畴,是我国传统古典戏曲理论区别于西方戏剧理论的重要标志,与以西方戏剧为正宗的重冲突的戏剧观念有很大不同。意境作为戏曲赏评的综合标准和最高要求,居于戏曲赏评的核心地位。中国传统戏曲不仅是案头之作,而且是搬演之曲。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美,不仅散发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更是展露在舞台上美轮美奂的表演当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用笔、用墨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笔由墨现,墨自笔出"。更有东坡先生得一碗墨"胜似千金的"佳话,赵子昂提出"以书入画"则将书法经验与水墨画韵味结合,提倡笔墨情趣。在水墨人物画中,对象形体、意境、书卷气等。都是通过用笔的力道,墨色的浓淡、轻重、枯润、对比和丰富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雅贿     
悠然 《老区建设》2013,(7):60-61
明成弘时期,苏州籍名臣吴宽位高权重,他与吴派书画家沈周交情深厚。沈周以作品赠他,吴宽在沈周画作上题诗,为之延誉,一时间社会上尽知吴宽喜爱沈周的画,那些求见吴宽办事的人多携沈周画作相赠,致使来沈家求画者络绎不绝,沈周不堪其  相似文献   

13.
刘欣彤 《魅力中国》2013,(13):89-89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一种情感符号。这种艺术形式以人体的姿态为物质载体,在肢体的运动中以时间占据空间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的符号。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古人日:“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舞蹈的意境。每一种艺术形式的意境创造,都具有独特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因而也表现出不同的创造手法和美学特征。舞蹈艺术创造舞蹈意境的物质材料,是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其表现手段是舞蹈运动的过程。舞蹈意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写,把观众引入到一个想像的空间,进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4.
王晗 《魅力中国》2010,(26):271-271
韩滉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生平对他的画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他的画作也常常反映了他的思想。本文从他的生平出发,试图从他的画中找出他人生中重要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诗与散文之眼是写作中主意所在."眼"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聚光凝神之能,而且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诗与散文有了"通体之眼",就会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从而创造一种集中、含蓄、隽永和意境深邃之美.  相似文献   

16.
仿佛聆听到笙管笛箫奏鸣于音乐殿堂之外的天籁之音,仿佛置身于地平线之外的幻界仙境。也许是出于环保题材的需要,玄鹤的湿地画作,正如湿地为地球之肾,时时在净化着大自然。这些作品也是在画家的生命细胞.艺术细胞为筛,过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意境美是我国古典诗词所独具的审美要素之一,从美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渊源进行探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老子》、《庄子》、《周易》等论述意境的萌芽,形成“意境美”的基础理论;唐代正式提出对于诗词意境美的追求,因为诗词之中的“意境之美”和诗人的人生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佛家唐代在我国的大范围传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岩石 《西部论丛》2007,(10):80-80
从沪指三千到沪指六千,一年一个梦,一梦翻一番。在沪指五千高原上方红日高照,是夕阳还是旭日?依然是个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索罗斯先生的"反身术原理"正是这种意境,先生教导我们要跳出  相似文献   

19.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先生在青海创作的哈萨克族民歌的代表作品。当吟唱或者聆听这首传世歌曲的时候,人们常常为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流荡的乐律所醉迷,继而由衷感谢作者为青年男女爱恋之情的真心演绎。我每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回想起20年前与王洛宾先生接触的情景,及向他了解哈萨克族民歌创作的情况。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多年来关注着带给洛宾先生创作快乐的哈萨克族在青海的情况,得知他们中的一部分返回柴达木,就着手写下了这篇文章。央视访谈节目引出的话题西宁有夏都之称,这里的8月可是百花灿烂、万物荣茂、凉爽宜人的好时…  相似文献   

20.
理平 《中国经贸》2004,(12):84-85
在几年前的一次画展上.我曾见过画家梁振华的中国画作品《山居图》。画作笔墨明净,意境深远.如春风拂面、清逸而灵动。他运用融合中西的写实手法.重在景象的生动具体和体量感的呈现。既有雅洁丰富的传统水墨情性.又有西画写实和造型的功力.充满着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