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卢荣  李元旭 《上海经济》2006,(11):59-61
近年来,国家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政策主要集中在紧缩“银根”和“地根”两方面。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房地产金融体系积累了大量的风险。2006年入夏以来,一系列关乎房地产的资本神话开始破灭,上海圣力数码广场资金链的断裂、顺驰地产神话的终结、钱江系从重庆房地产市场大撤退,以及豪森公寓、盛鑫嘉园的假按揭等,都表明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陋相开始显露。这些现象所揭示的,是国内房地产金融体系面对宏观调控、信贷紧缩体现出的脆弱性与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与控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房地产业高风险性以及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决定了房地产信贷风险必然存在。商业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市场选择行为促成了目前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高依存度,也意味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金融政策的调整导致银根紧缩.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房地产业投资过热,出现泡沫经济或是市场发生逆转.遭受损失最大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3.
最近,顺驰地产神话的终结,上海圣力数码广场资金链的断裂,钱江系从重庆房地产市场大撤退,国内房地产企业陋象也开始一一显露出来了。这些企业尽管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及最后的结果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面对  相似文献   

4.
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新国八条")正式发布,昭示着第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开启。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调控是"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但与此同时,和过去相似,它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如:房地产调控为什么越调越涨?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严厉调控下楼市如何走向?为此,本刊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大家认识中国房地产调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麒 《辽宁经济》2007,(8):61-61
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性特征决定了其实质上是一个准金融行业。近二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显示,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起伏与房地产金融及相关政策变动密不可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房地产金融的问题和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剖析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是深刻认识房地产市场症结,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解码住房空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火爆”到“冰冻”的大转折。不过,自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以来,部分城市的房价始终难低下“高昂的头”。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未彻底消散。而近期引起民众热议的住房空置率问题,再次将房地产市场推向舆论的焦点。事实上,探究住房空置率是高是低,不仅能反映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的真实状况,还能揭示出房地产市场隐藏的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短、经验少,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时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通过调整房地产税率,抑制投机需求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2005年这一房地产的转折年的洗礼,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得到挤压,房地产企业的头脑得以清醒,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和业内人士认为这轮房地产调控的积极效应已在日益显现,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了总体平稳的可控阶段。  相似文献   

9.
所谓风险是指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倒闭或者举步维艰的不良状况。企业的筹资风险分为资金链断裂风险及财务杠杆风险。而“筹资风险”则是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房地产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无论银行贷款、财政拨款,还是通过市场融资方式,所有筹资风险由其独立承担。而目前国内多数房地产业运营资金匮乏,均为举债筹资营运,如在筹资策略上存在缺陷,就无法保障房地产企业于新市场条件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雪莹 《北方经济》2012,(18):97-97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小规模为主的民营企业遇到了严重的发展困境:一方面,由于外需持续萎缩,而各项成本不断攀升,长期以来依赖出口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亟待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并且缺乏市场及机会,中小企业中的民营资本盲目多元化投资,资金流向了产能过剩行业或高杠杆的房地产市场,及至民间借贷等灰色地带。2011年的流动性持续性紧缩,导致了以中小规模为主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爆发了中小企业主的"跑路潮"。中小企业及微企业的风险及贷后管理难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房地产市场在持续强劲的政策调控下,出现了交易量萎缩、土地流拍增多、房价松动的现象,房地产调控进入关键期。为了巩固调控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深入研究国家有关房地产政策调  相似文献   

12.
所谓风险是指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倒闭或者举步维艰的不良状况。企业的筹资风险分为资金链断裂风险及财务杠杆风险。而“筹资风险”则是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房地产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无论银行贷款、财政拨款,还是通过市场融资方式,所有筹资风险由其独立承担。而目前国内多数房地产业运营资金匮乏,均为举债筹资营运,如在筹资策略上存在缺陷,就无法保障房地产企业于新市场条件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事件或将会更频繁发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正在急剧下降,而投资风险则在持续升高。很多业内人士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看空者不了解实际情况,信口开河打压房价。也有些业内人士和地方官员则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催眠,把主观愿望当成了事实,总以为自己那里会是个例外。对此,我们要强调指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降低不是短期市场波动,而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趋势;这不是个别城市的偶然现象,而是可能在全国比较普遍地出现。这一判断基于众多的有事实支撑的原因:首先,让我们看看精明的投资者在干什么。一些知  相似文献   

14.
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征收房产税。但在制度制定时,房产税仅限于城镇经营性用房,未对个人住房征收,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房产税,没有发挥房产税应有的功能。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巨大。但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制度设计,房地产市场无序发展,房产价格脱离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住房难"成为历届政府的难题,在各种调控手段均无法见效之后,改革房产税成为各界的共识。实际上,不论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是调节房地产市场,房产税改革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秦勤 《上海国资》2011,(5):77-78
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强内控建设,实现内控与风险预警的有效统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刮起了收紧之风,一系列调整措施连续出台,市场充斥着"春寒料峭"的气氛。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土地供应量、成交量和价格均出现明显下降;房屋成交量迅速回落,多个城市成交量低于上年同期,房价涨幅下降。房地产行业进行着巨大的洗牌活动。国有房地产企业作为市场的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刘洪玉 《西部论丛》2005,(10):24-26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房地产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重要场所之一,是聚集、分配房地产资金的“水库”和“分流站”。由于资金需求和沉淀量的巨大性,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其产生和发展的二十年里,“房地产金融风险”一词始终如影随形,也在各种风险中备受瞩目。也因此,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为国民经济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重点调控的对象,几乎在每一次“金融秩序整顿”或“规范金融市场”的活动中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房地产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房地产价格不合理持续上涨、房地产投机性需求日益增加、市场运作不规范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国家也曾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立足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土地、金融、税收、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控思路与方法,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值得我们充分关注。文章指出和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隐患和房地产金融风险,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行业发展过快,导致来自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逐步增大,成为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一个隐患。自2009年下半年起,国家调控房价、打压房地产泡沫、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各银行对房企贷款日益谨慎,房产开发商融资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朱怀志 《北方经济》2008,(16):33-34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巨额外资和国内居民金融资本同本国房地产企业收紧的资金链之间所存在的矛盾逐步显现。本文从探讨中国房地产金融制度的缺失给金融资本市场流通带来的瓶颈效应着手,对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拓展多种融资渠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研究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状况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