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贺宁华 《中国市场》2009,(6):39-40,4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所有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损失严重,这些国家无论出钱与否都是美国救市的买单者,面对此类危机,中国政府应该降低贸易顺差,减少美元外汇储备,促使出口贸易多元化,增加国内需求,稳定国内经济,以此减缓世界金融风暴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导国际货币的美元因为印钞机完全为美国政府所操控,所以常常成为美国蓄意贬值、转嫁自身危机的工具,令以美元为主的各国外汇储备动辄缩水,利益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宋鸿兵 新浪博客 8月24日 美债会不会再次出现危机,这是由美元设计制度决定的。从长远来看.美国债务危机暴露出的问题将彻底葬送美元体系。美元作为全世界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全世界未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结算都依赖于美元,美国需要向全世界输出美元。  相似文献   

4.
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的8501亿美元.登上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位置。当今的货币竞争格局,美元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货币。货币地位的不对称决定了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利益分配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王支援 《北方经贸》2009,(10):107-108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汇储备的充足以及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加,经济的对外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迈出国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部分地执行其货币的某些职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元信任的危机,包括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权威人士在国际金融峰会上提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题中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公布,截至9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1228亿美元.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6倍多.约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42%。连同未交收远期合约在内.在9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为1228亿美元.较8月底增加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美元式微     
何乐 《中国市场》2008,(3):62-63
<正>货币涨跌以及创造新高、新低都是正常的。当前的美元下跌之所以造成了危机气氛.是因为在庞大的全球外汇储备中,不断贬值的美元资产占据了主体。本世纪初至今,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了5.7万亿美元,其中仅中国就拥有1.4万亿美元.日本以1万亿美元位居次席。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秀惠 《商业研究》2012,(4):137-142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艳婷 《市场论坛》2009,(10):43-45
2007年7月,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这是美国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我国外汇储备遭受了巨大损失。文章从次贷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出发,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转了一个圈却成了中国人的危机。美元霸权已经把主权国家沦为美元的附属物。我们向来引以为傲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却成了美国投机者贪婪吞噬的唐僧肉  相似文献   

11.
美元霸权的危机转嫁机制研究——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最优货币危机模型的推演方法,以美元霸权和影子银行为前提,构造了关国次贷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转嫁的数理模型,试图解释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并揭示美国如何将风险和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以此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货币权力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瓦解了众多的抵押贷款者和避险基金,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对于这种恶劣影响传播如此迅速和广泛的原因,部分观点将其归咎于美元本位,藉此本文试图对美元本位进行再思考:首先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本位的发展,然后分析了美元本位对美国及东亚依赖美元本位的国家的优劣势,最后对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元本位的趋向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一新  郭勇 《致富时代》2009,(10):15-15
由于过度的按揭借贷消费和美元债务货币体系,每年美国支付给关联储的高额利息和用来偿还旧债而借的新债都会创造出大量美元。而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巨额赤字需要美国输出美元以平衡经常账户的缺口,而其他持有美元的国家将其所拥有的美元投资与美国国债,也需要支付利息。大量美元的产生,出现了所谓的美元泡沫,并导致危机,从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探讨超主权货币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以每年千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四万亿美元,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洲债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并未消散,对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造成一定的冲击,其安全性和收益性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货币当局的关注。本文应用计量经济的回归与时间序列组合模型来分析,GDP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并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8年8月超过1.9万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会引起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改变我国货币供应结构;由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增加会使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中央银行持汇风险和持币成本不断上升,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快速合理地进行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建立一个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松外汇管制,拓宽外汇储备使用范围;严格控制国际短期套利资本(热钱)的流入,维护外汇储备安全。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后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量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根据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资产现状,应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与储备资产多元化管理;加快增加黄金储备;以债权换技术、以债权换战略资源,且藏汇于民,以加速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遏止资产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巨额贸易逆差下实行了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金融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依据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从产业角度探讨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产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对“悖论”解释的合理性;从宏观政策角度解析了美国“双赤字”并存的必然原因。本文认为,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使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潜在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势必对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中国外汇储备及内外经济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10,(7):21-22
阅读:《第一财经日报》不久前发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的文章说,2007年8月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深化,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面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得不问:由于美元贬值和次贷危机导致的证券违约,凝结着国人血汗的外汇储备价值正在或可能迅速挥发。而通过贬值和违约.美国则可以轻松地摆脱它的外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一直垄断着石油计价权,石油美元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同时也将美国扶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使美国在石油交易中享有特权,并控制了石油价格。但是,近几年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让世界多数国家对石油美元产生了强烈的不满,石油美元面临价格、信任、投资危机。总结历史,目前石油美元暂时是不可代替的,各国可以通过签订双边货币协议来缓解石油美元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还是应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来代替美元以达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