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做了哲学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思想。《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向互动,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模式”,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改变了中国,而且影响着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着重阐释中国模式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介绍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巨大成就,说明中国模式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经验,反思中国模式的不足和发展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3.
杨起予 《改革与开放》2014,(17):40-41,5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海外各国开始关注中国,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将以此形成的判断运用于同中国的交往和相处之中。对中国而言,我们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要了解自己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这样才能更恰如其分地与其开展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机遇。本文从海外对中国的研究、中国学术界对海外中国研究的再研究,以及如何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对中国进一步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和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并且是中国艺术的哲学基石。纵观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史就不难看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而实际上,中国画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一个血脈相承的有机体,或者说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透视中国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璐 《改革与开放》2011,(14):35-37
外来文化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取决于:能否满足中国社会的需要以及解决中国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无契合点和内在联系;本身是否具有独特价值以及能否补充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子认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正因为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满足了在中国生存的必备条件,通过知识分子的认同、筛选和积极推介,使得两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是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突出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从中国国情出发,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位置,加以思考和运用,在国际交流中,宣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切实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蕴含着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蕴含着国家、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统一,蕴含着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救亡图存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使中国社会格局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中国文化也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学习和接受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人在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梦想破灭后转而运用来自西方的另一非资本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寻求救国、强国方案。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社会理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无产阶级学说的性质吸引一大批中国精英学习、宣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点、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顺应了历史潮流的过程,是中国人自己根据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作出的正确选择,它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