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经济》2014,(1):40-41
正一方面是失业保险金结存偏高,一方面是失业保险金实际覆盖面太窄,这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奇怪现象:钱多的花不出去,急需这笔钱的人却没资格领取。对于这种现象,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内的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失业保险金制度需要改革了。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9,(9):21-21
从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从今年9月1日起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15%。据此,广州市失业保险金标准将调整至791元/月。新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执行期为今年9月1日至下次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止。按新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计发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低于本标准的,仍按本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武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式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这两种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合理确定.本文通过对我国失业保险金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分析比较,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金标准是否合理做出判断,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2004,(5):110-111
52岁的刘强早晨5点就起来了,这天是他到社区报到的日子。目的只有一个,在失业证上盖上社区的章,以此证明他没有隐性收入。这样他好去领取当月223元的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8,(8):7-7
截止6月末,吉林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230.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4.1亿元,同比增加3600万元,为16.6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1亿元,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30万人,标志失业保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目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宏观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从重庆市近年经济运行的结果来看,物价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1.4%以上,但是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2004年结存的下岗失业人员21.84万人;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在14万人左右;约有40万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到城镇就业岗位的竞争队伍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持续增加;来自三峡库区区县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
《经济》2014,(1):37-39
正点燃两挂鞭炮,48岁的刘志生(化名)从工人变成了小老板,他自己的铁艺店铺开张了。在此之前,刘志生在一家北京市属国企干了20多年,因单位搬迁,他买断工龄,自己做起了生意。刘志生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各项条件,两年的失业保险金两万多元,足够他支付大半年的房租,而他办理了"灵活就业"、没有领取这笔钱。"我要是领了钱,这两年就不算工龄,以后退休金就吃亏了。"刘志生说出了足以令周围人信服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唐俐 《经济论坛》1998,(18):8-9
一(一)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挑战(1)对失业保险基金供求的挑战。目前按职工工资总额1%交纳的失业保险金,难以应付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口。按目前国有企业的富余职工和新增的劳动力计算,需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约4000万人,按平均半年的失业周期和年均3600元的社...  相似文献   

11.
张义柱 《经济论坛》2009,(15):35-36
本文在对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种失业类型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或机制性失业、地租利息引起的失业两种失业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对自然失业的认识。文章最后针对不同的失业类型提出了降低失业率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结余?     
《经济》2014,(1):35-36
正一份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近期引起热议。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923.0747亿元,累计结余2240.2118亿元。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在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中额度最小的失业保险金,归集到一起时,额度却如此之多。对此,中央财经大  相似文献   

13.
失业保障制度是制约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是摆在理论和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应该说,失业的现实很自然地提出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却存在着失业保障制度明显供给不足的问题,文章给出了实现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均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佩佩 《时代经贸》2012,(22):193-194
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避免的社会风险。失业保险是解决失业所产生的不利因素的社会机制,对一国的就业有重要作用,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失业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关联度进行个指标之间的排序,结果发现,人均GDP与城镇失业率、失业保险金享受率、失业保险金覆盖率、失业保险金人均滚存结余及平均失业保险之间的关联度都比较大,其中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大,与平均失业保险的关联关系最小。据此,提出了几条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社会保险是指就业者由于非本人自愿的原因而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由国家或社会保险机构对失业者发放一定数额失业保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政府曾于1950年颁布过《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但这并不是失业社会保险,而是一种社会救济。长期以来,中国没有关于失业方面的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才逐步建立起失业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潜在的失业率相当高,失业成因多样,类型繁杂,结构性失业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大量隐蔽性失业公开化,是当前失业问题日趋恶化的症结。积极发展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强就业者和失业者的再培训,是改善我国失业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姚远 《经济师》1998,(6):18-19
失业:一个问题的多面观察姚远随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而宣布破产,失业和下岗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997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由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存在大量未登记失业人员,所以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真实失...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城乡隐性失业顾立新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下,现阶段的失业,主要表现为隐性失业。1992年末,全国城镇公开失业率为2.3%,城乡隐性失业率则高达21%①。消化庞大的隐性失业大军成为今后深化劳动体制改革,发展经济最紧迫、最棘手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主要存在八大类型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一些人失业是由于他们正处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渡之中,这种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我国目前的摩擦性失业原因有二:一是在现代的快节奏的动态社会里,消费者的偏好会随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20.
轩友莲 《时代经贸》2007,5(12X):57-57,59
城镇失业女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劣势,在社会转型时期她们面临着许多交汇点,被“边缘化”。她们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偏低,思想保守,难以调整自身知识与技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自身的发展,也给政府失业调控政策的正常运作带来障碍,对她们在就业再就业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失业女性的就业再就业提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失业调控体系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