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起步于1999年的"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原中国高速公路机电项目研讨会、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是由中国公路学会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也是全国高速公路信息化领域的行业盛会.举办15年来,从关注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建设到信息化建设,从小规模的技术交流、研讨到学术探讨与技术产品展示有效互动,会议的举办为推动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高速公路为我们更为直观、便捷地进行运营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实时、准确、高效的有关高速公路的全方位信息,是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公路学会秘书长刘文杰,在2014全国数字高速公路发展论坛上指出,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高速公路现代化,数字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7月22日,2014全国数字高速公路发展论坛在大连举办。来自全国备地近200名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大数据时代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7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互通研讨会第二次会议”,次日,又召开了“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联席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分别审查并通过了信息互通和不停车收费的实施方案,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也将步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已经走过12个年头。12年来,我们与读者一起共同关注了一个命题:交通信息化。如果说,更改刊名前杂志更多关注的是高速公路信息化,那么,更名后杂志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逐步全面审视交通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把宣传报道交通行业信息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在我们的视野中,公路、水路、海事、邮政、民航信息化将成为杂志必不可少的主流色彩和视觉要点。也许我们的步伐是循序渐进的,也许我们短时间内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我们将以信息化为背景,胸怀整个行业,服务整个行业,力争使行业版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可读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速公路系列研修班始终紧盯行业焦点、跟踪业界热点.关注业内难点.在研修课程主题确立、课程设置、师资选配上,不断优化升级。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培训项目,本次研修班在总结前几届研修班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多创新点,被很多学员形象地称为"高速公路管理的‘升级包'"。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也将进入到大数据应用时代。近年来,高速公路数据中心的建立,为数据的处理、分析、挖掘提供了具有高稳定性、高处理能力的运行环境。而服务器、存储等设备作为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的选型、架构的搭建必将受到高速公路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以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为例,探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高速公路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3月24至25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江苏省公路学会和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运营管理中心协办、《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在南京胜利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备地的交通运输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运营单位、科研院所、厂商等单位的近3000余名代表参会参展,吸引了230多家厂商参展,展览面积这2万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的现状,分析了当今最新的信息安全威胁手段,提出了在新的信息安全形势下高速公路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闻中心     
正3月19日,第十六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在青岛开幕。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胡希捷、秘书长刘文杰,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处长董雷宏,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总经济师宋乐旭,山东省公路学会秘书长杨永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爱和,青岛市交通局局长赵子义,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文出席大会开幕式。来自全国高速公路信息化领域的500多名管理技术人员出席大会开幕式,170余家厂商的700多名企业界代表出席同期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展示会。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技术现在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也不断有新的信息化技术可以用于高速公路的生产和管理。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不仅仅限于机电系统,还包括对高速公路生产和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技术,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9月天津彩虹大桥在全国率先实施计重收费起,计重收费已走过12载岁月,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发展也已历经10年。计重收费一直部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颇为关心的话题。2013年3月,第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在合肥召开。作为分论坛之一的计重收费论坛,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加。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各抒己见,为行业提供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针对业内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对计重收费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如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成为当前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将在传统信息化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前沿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高分遥感、北斗、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等信息技术,提出智慧高速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未来我国智慧高速构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各省(区、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监控)中心肩负着全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规划、建设、运营、标准制定和运维等任务,是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而主任又是省中心的"中心",因此,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已经圆满落幕. 笔者先后参加过12届研讨会,每次参会都会有不少收获,也总有一些感触和思索.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代表们参加研讨会到底是去干什么的?如何将会议精神和会上学习到的东西与信息化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自己将做些什么?会议主办方如何评价和总结会议?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届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一场题为"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及作弊防治"的技术研讨会在春天的北京举办,以此为起点,每年的春天,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已成为交通信息化领域从业者们约定俗成的聚会,会议的规模逐年扩大,参展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会议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扩充调整,但主办方和代表们的热情从未改变,从北京、广州、上海、珠海到厦门、昆明、合肥,再到青岛、南昌、南京、武汉……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从一个侧面记录着我国交通信息化发展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速公路的20年,是一段创业、创新、创优的历程。当我们用三期的篇幅素描式地对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回顾后,还不敢讲已经把那样一段难忘的记忆已经梳理清楚了;但可以讲,我们用漫谈式的笔法,再一次勾起了读者对往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用我们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们的人在路上是我们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们的人天亮了我们在路上天黑了我们在路上前方我们在路上梦想在前方……自从1988年10月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到2008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已走过20年光辉历程。2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0.5公里猛增至近50000公里,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首《在路上》,也恰如其分地书写出中国公路人的奉献、执着和豪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以及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和使用者在道路"是否畅通"等方面提供最直接信息来源的高速公路外场设备就变得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外场设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对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的掌控程度,而供电系统又是保证外场设备正常运行最基础、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1994年4月至今,十七年的风雨兼程,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婉若雨季般少女,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备地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从小规模的技术交流到今日的行业盛会,十几年来,她为推动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在她即将步入成人礼之际,将点燃属于她最后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速公路信息化的逐步推进,高速公路监控的范围越来越广,监控的清晰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先进设备,完善道路监控,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是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江西高速公路的现状,介绍了无人机在江西高速公路监控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