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焦耘 《当代经济》2006,(21):94-95
从某种角度看,税制和产权的存在都是基于同一个理由:减少交易费用,提高社会效率并使社会能较为平滑的增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邓小平设计和推动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其变迁的原因、动力、方式、思想和政治保障机制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有着相同或相似思维。这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制度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渐进的并且具有路线依赖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存在风险和获利机会上的差距的。制度变迁的着力点应是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产权激励机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以打破目前的制度均衡困境。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产权激励制度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原则是保证创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知识产权激励是产权激励的重要内容。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或者外围环境的激励,本文力图建立一个以企业作为分析边界的产权激励模式。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从产权形式角度划分为虚拟和实体产权。企业主体虚拟产权包括以品牌价值增值权为体现的声誉收益权,企业内部成员虚拟产权体现为以影子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远期剩余索取权。从企业边界角度,内部产权激励中股权激励包括虚拟股权激励和现实股权激励,外部产权激励包括政府的知识产权制度。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界定与保护制度是虚拟与实体产权激励制唐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诺思认为,制度应当是“被人设计制定的”,把制度看成一种社会规则,即是人们较为普遍使用的关系制度的规定。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转变为演化经济学“共享心智模型”的过程。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揭示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柯华 《财经研究》2012,(2):134-144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对近代企业的影响和运用交易成本或产权理论分析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文章在诺思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代替国家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荣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为近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诺思后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现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无力解决动态制度变迁所面临的一些理论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它忽视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不确定性及制度的复杂性问题,也缺乏对学习过程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从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情况出发,借助认知科学,诺思引入了适应性学习的概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演化理论。文章欲围绕不确定性、学习与制度演化这根主线,对学术界较少关注的诺思制度演化理论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差异的比较--人力资本产权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差异问题。本文试从人力资本产权这一新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企业产权不仅包括物质资本产权 ,还包括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相比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差异性才是造成企业效率差异的最根本原因。与民营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 ,国有企业要充分界定人力资本产权 ,就必须进行激励、约束、选择和监督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界定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现产权界定在资源配置和市场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是科斯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在科斯之后,德姆塞茨揭示了产权界定的形式及其发生的机理,波斯纳给出了产权界定应遵循的一般性准则,巴泽尔揭示了产权界定的相对性和公共领域,诺思则对国家界定产权的目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产权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从最抽象和基本意义上讲,产权可以被理解为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具体来说,产权则往往表现为一组行为性权利,即对物品或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取收益的权利,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等五项权能。产权制度是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产权,确认和处理产权主体责、权、利关系的规划,它不仅是经济关系,而且包含了法律体系和产权保障体系的某些部分。由于产权问题与社会经济关系、交易行为及其成本、制度组织及其效率、激励和约束等问题密切…  相似文献   

10.
<正>制度往往是对一种(或一套、一系列)安排或者规则的统称.土地制度的内含和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土地制度按其不同的内含,可以分为土地的财产权制度、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一)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可以简称为土地的产权制度.产权作为一种权力,产生于财产(property),财产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排他性的(exclusive)权力,“当个人拥有对另外的人特权去控制某一事物时,这就是财产权”,产权(property rights)的排他性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受到任何限制,它的作用是在人与人之间确定一个边界,以保证他们之间在互惠的条件下共存.“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一个工具,它的意义来自于这个事实:它能够帮助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易中形成一个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谁拥有产权,他人就允许他以某种方式行事”.按照科斯的观点,假如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对策成本——等于零,那么,产权的确立就是不必要的.由上可见,产权就是通过法律界定和维护人们对财产的权利,通过权利的给予和限制,保证人们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交易,或者说,降低经济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困境的体制原因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权清晰与产权缺位及其行为扭曲 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长期效率不高、机制不活等深层次原因日渐清晰,这其中之一就是现存的国有产权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应该指出,那种认为国有产权改革的关键在于产权明晰、职责分明,认为只要明确了国家作为所有者拥有的权力,清晰界定国有产权边界,弄清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能解决国有资产效率不高等问题的认识并不准确全面.实际上原有国有产权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产权不清晰,因为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际管理中,国家都是国有资产唯一的确定的所有者,各个部门、地方均受国家委托管理国有企业资产.因此,可以说国有资产产权是相当清晰明确的,但这并未带来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从理论上讲,国有产权制度最明显的功能是排除任何个人占据财产而获利的可能.国有产权设计者的初衷及其遵循的原则是让每一个产权所有者都平等地行使自己的决策,但随着"所有者"人数增加,为进行某项决策而花费在协调、谈判、妥协、取得共识上的时间和精力会越来越多,产权的行使费用急剧上升,也会超过国有产权制度所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制度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牢,建筑缺失,产权模糊且城乡分割。该文从一组案例和几种观点切入,从其相互之间的本质关联开始剖析,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在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国家投入、加速一体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改善农村制度生态。通过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税制改革步伐、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探索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剥离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方面,从制度上改善农村制度生态。  相似文献   

13.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两个不平等的产权主体斗争中合作而形成的非均衡制度;是特定社会下资本强产权与劳动力弱产权的等级契约安排;这一制度的边界不在于其是否存在剥削而取决于能否容许生产力发展,财富的创造而非价值创造是社会评价这一制度合理性的首要标准。认识这些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在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诺思创造性地构建了国家模型,从而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西方社会的长期经济演变。文章从分析框架、国家悖论、国家理论和产权制度、国家不稳定性和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诺思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5.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将国家、意识形态和产权理论作为其制度分析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模型、“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当前中国政府如何推进制度变迁?首先,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三,努力克服“诺思悖论”。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莎 《经济论坛》2012,(1):138-140
调节社会成员的个人收入分配是税收制度的重要职能,但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实却折射出这一职能弱化的趋势.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税制目标、税制结构、税制装置、实施机制、制度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为今后税制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产权学派的努力,后来逐渐接纳了关于利益集团、寻租与国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随着路径依赖、认知科学和博弈论的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命脉,它们改革的成败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按照这个目标和方向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脱困目标也基本实现,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影响着企业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一、产权边界不清,造成资产运营的低效率、国有资产的“黑洞”和经济意义上的被“抢劫” 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产权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产…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遍的正义,正义是历史的产物。一个公平正义的产权制度,其作用是要形成一个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感到满意,从而能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的制度环境,最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任何一个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法定表现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在财产权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正义原则应体现为法律承认和保护财产获得的正当性和正当财产权利的排他性。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与公平,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