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刚 《财经研究》2007,33(9):101-111
文章是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原因的一个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日趋凸现,至今一直呈逐渐增强的态势。文章从市场化的视角对中国地区差距的成因进行了一个系统性解释,认为东部地区通过优惠政策获得了一个先动的优势,在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下东部地区的先动优势得到了强化,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对此,文章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分析地区差距形成的内在机制,从实证上验证了市场化因素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市场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两个话题正在成为时下人们的关注焦点。本文旨在针对这两个话题,分析市场化进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有机关联,即市场化发展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4.
地区市场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市场化相对进程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作用具有杂性,既有扩大效应,又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总的影响是加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5.
阎大颖 《当代财经》2007,(10):16-22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本文通过二元经济相关理论阐述了市场化进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确实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解决二元经济格局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提出了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中西部地区应把所有制结构调整作为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 ,应率先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降低国有化程度 ,拓展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总被引:242,自引:5,他引:242  
本文认为 ,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 ,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相似文献   

9.
10.
湖北地区市场化程度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间市场化程度不同,必然造成资源在地区间配置的不平衡,进一步影响和拉大地区发展差距。本文以《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4年)》(以下简称《指数》)的测度数据为基础,对湖北地区市场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诗娥  杨汝岱 《经济评论》2012,(1):76-84,107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总被引:214,自引:4,他引:214  
本文是对一项开拓性研究课题“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简称“市场化指数”)的分析报告。市场化指数由五个方面、2 3个分指标为基础 ,用“主因素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为基本计量方法构造而成 ,其各分指标在指数中的权重 ,不依赖于“专家评分”等主观因素而定 ;是用来分析各地区体制改革进程相对关系的一个有用的经济分析工具。文章论证了只有这样一种“相对指数”才是可以验证的 ,从而是具有科学性的。而这一指数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作为一个“制度变量” ,在许多理论研究中作为解释体制变革在中国经济效绩的改进中的作用的有效工具 ,也可以在改革政策的分析中 ,被用来分析各地区差距、使各地区相互借鉴、加速改革进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两部大开发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选择、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角 度提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此不同,笔者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首要不在于选择增长点,而在于明确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市场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指导思想 在计划经济以及经济“双轨制”时期,为加速某一产业或某一地区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往往采取“政府主导型”策略,即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或经济干预等手段对此类产业或地区实施倾斜性资源配置。此种策略短期内往往有效,但长期效果欠佳。政府如在经济发展中充…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未来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赵曦 《经济论坛》1996,(9):11-12
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赵曦导源于地区倾斜或循序推移战略所形成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区经济的倾斜发展,使长期形成并在解放后逐步缩小的东西部经济级差又被迅速拉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与中国地区差距--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扩展Solow模型的框架下,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在1992年以前我国地区之间呈现收敛,但此后地区经济趋于发散;三大地区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城乡差距和财政赤字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优惠政策等则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方军雄 《经济研究》2006,41(5):50-6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显著提高。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效应?是否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借鉴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资本配置的效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