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我国不少地区河沟纵横、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水资源。如何既保护又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开发各种水体发展种养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这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拿宝应县来说,地处里下河,全县水域73万亩,可利用发展养殖和种植的有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中,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了发展水体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认真总结、研究水体农业的发展经验,对水网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宝应实践,对水体农业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一) 所谓水体农业,是指利用各种水体从事种养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利用的综合生产力体系,实质上是对水资源进行产业化的综合开发利用。 宝应的实践表明,发展水体农业.对水网地区来说,不仅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项现实生产措施,也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发水体农业,有利于解决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在面临资源、环境的紧缺约束下,确定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具体介绍当前浙江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和3种主要实践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模式产生的社会经济特征环境的分析,探讨了对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启示,提出了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关键.世界各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对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源丰富的美国实行的大农业模式、资源缺乏的日本高效农业模式,以及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农业是替代传统农业的全新农业模式,是把现代科学技术成与传统农业科技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论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与特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成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支撑体系,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入世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促进了资源要素向农业的集聚,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保障了食物安全,提高了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维立体集中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直线流动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造成农业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本文在借鉴美、德、日三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四维立体集中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描述了其构建、运行的全过程,详细阐述了该模式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高效农业。北京市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科技优势,从北京南河村来看,当前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色农业的模式,即"南河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发展高效农业,是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库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三峡库区高效农业,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导入不同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布局,并对推进三峡库区高效农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资源禀赋及其区域差异情况,结合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际和自然地理特点,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平面复合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庭院设施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经济是现代农业追求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应努力探寻有中国特色的高效循环农业的适用模式,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发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通过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体系、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建设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培育农业循环经济载体等措施,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吕雯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68-169
结合节庆旅游在国内外不同的发展状况,在对节庆旅游有关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根据宝应所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从而把宝应“荷藕节”作为一种节庆旅游进行开发,及它在现实运作中所存在的各种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最后对宝应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进行相关阐述,提出宝应“荷藕节”作为节庆旅游发展的基本思想路线与相关对策,从而更好地阐述当今节庆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立足中国国情 发展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农业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内容、特征和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先天不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数量与综合质量失衡,农业劳动者素质低;生态环境恶化,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还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陈洪昭  王庆  林卿  赵航 《经济论坛》2007,(20):26-28
一、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可供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集约利用与高效配置现有的农业资源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农业是在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持续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西方国家从理论到实践巳走过几十年的历程,我国的生态农业理论及典型的推广实践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因地制宜性,很难形成一个全球普遍适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四川循环农业模式和发展途径进行分析,说明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金融界和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金融资本链条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现行金融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制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农业经营市场化的实现及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滞后,农业信息资源欠缺,农民的信息消费能力低,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为此,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能力,加快人才培养,以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依据农业资源利用的行为主体、目标任务、利用方式等的时空秩序性,系统综合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空间尺度、系统要素及可持续目标,构建了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构,设置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分类系统,最后探讨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为实现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提供操作性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