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贤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育新型农民、助推美丽乡村、涵育文明乡风、创新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治理这五个方面着重阐述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中部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如何?这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部典型欠发达地区的黄冈市为例,深入阐述其乡风文明的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乡风文明建设提出若干对策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乡风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们在文明演进中的主体性,而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要遵循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明生成的深层逻辑。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生产工具系统对乡风文明的生成形态起决定作用,生产对象的拓域有利于乡风文明发展的扩容增效,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是乡风文明建设塑型铸魂的关键因素。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乡风文明的宽度,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农业生产的分配方式和利益结构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高度和厚度。立足于生产方式的整体性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要注重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二要有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党和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明建设想要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从物质和精神双层面入手。但目前乡村文明实际建设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了建设品质。因此,将红色革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乡风文明建设路径中,概述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明风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吸引更多的乡村人才主动回流到乡,展开创业,提升当地的经济市场活跃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乡风文明的大局。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很紧迫的任务。正是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7)
乡村文化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使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文章立足濮阳市文化发展现状,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提出来未来实现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希望对于今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相正 《大陆桥视野》2021,(3):91-92,95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在全民提高生态文化认识的基础上取得的.正是因为以生态文化引领先行,创造了生态文明政策实施、落地的良好氛围,并以生态文化助推经济增长,创造出生态文明新实践.未来在厚植生态文化乡风民风基础上,可以更加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江南论坛》2011,(8):52-53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课题。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乡风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建设文明乡风根本是要立足农村实际,找准切入点,搭建新载体;关键是着眼农民需求,找准兴奋点,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由农民自发推进乡风文明.今年以来,太仓市在深入调研,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乡风文明建设新载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大力开展“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1)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五项总要求之一,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灵魂,如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调研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做好思想引导、示范引领、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村民主体性等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规划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楚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建设都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本文分析了湖南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通过阐述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今后推进湖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太仓是一个有着45万户籍人口的县级市,针对农村目前存在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农村教育存在“空洞“,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存在,村容村貌长期脏乱差等问题,太仓市委市政府成立的乡风文明工作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推进会、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江南论坛》2006,(9):36-3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其内容包括一个地方的文化、风俗等,具体则反映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乡风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为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桐乡市在乡风文明培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工 具,驱动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以多种方式 作用于文化发展,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科 技及文化的创新发展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 平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离 不开科技创新,科技与创意紧密结合,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理念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传统乡镇发展空间偏小,使乡村经济无法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经济、文化、教育、信息和服务中心,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如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优化布局、整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试从宜兴市近几年镇村合并实践入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谭月明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235-236,245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来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代需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