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师》2016,(8)
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重大命题,30多年的探索,国有资产的质量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但要使国资国企改革健康可持续的深入推进,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厘清。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明确不同类型国企的功能,责任界限、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域的各界共识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炜  谭添翼 《当代经济》2021,(4):105-109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的内涵和意义,总结了上海在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指出了综改的几个重要方面.其次,分析了上海国资国企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借鉴北京、重庆两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的措施,为上海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提出优化区域间产业转移,加快上海国资国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在...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整装待发”之际,国企与国资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国企与国资管理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社会各界急切想要知道的,也是政府要向公众解答的,本文想要通过对现有国有资本状况的分析,探讨国有资本的改革方向,是私有化还是市场化,试图提出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整装待发”之际,国企与国资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国企与国资管理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社会各界急切想要知道的,也是政府要向公众解答的,本文想要通过对现有国有资本状况的分析,探讨国有资本的改革方向,是私有化还是市场化,试图提出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一直是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与重要推动力。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总结了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的八次三中全会上有关国企国资改革的内容,深刻分析了历届三中全会对国企国资改革的影响与推动。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国企国资改革。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对于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企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定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两大改革既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与力量源泉。本文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杨华伟 《时代经贸》2011,(14):160-160
目前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争夺大战,以及持续的数月CPI攀升导致的负利率都引发了激烈讨论,直指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借鉴国外的利率政策及相关经验对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做出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个商业银行之闻的存款争夺大战,以及持续的数月的CPI攀升导致的负利率都引发了激烈讨论,直指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借鉴国外的利率政策及相关经验对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做出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加速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关于“网运分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的指示以及《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的公布,让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经营环境来看,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越来越市场化,面临越来越激烈和彻底的竞争;从资源获取方式和能力来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有企业低价甚至免费获取和占有资源的模式将发生彻底的转变,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与民营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这对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运营模式来看,国有企业一直以来的粗放式内部运营管理模式必须向着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演进,建立运营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机制,提高运营效率;从企业社会责任来看,随着国有企业被划分为战略性、竞争性和社会保证性三大类,过去国有企业过度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也将有所改观。在国有企业规范化运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整体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点,本文将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已批准实施,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重中之重,其中之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己进入关键时期,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为此,更应充分借鉴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以及所需的外部配套环境,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和监管体系,有效规避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使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国资改革也将启航。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国资与国企改革应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在未来发展路径上,需要怎样的监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褚剑  陈骏 《财经研究》2021,47(3):50-64
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近期政府机构改革将国资委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外派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与国企治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出发,考察了审计监督的国企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果在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经历越久、审计监督力度越强以及国企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薄弱时越显著,而地方主政官员干预会弱化审计官员的审计监督改善国企治理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还能减少国有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提升创新绩效,最终增加公司价值.文章从审计官员角度深入阐释了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和国企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对于监管层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新时期开创国资监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国资监管工作发展新的重要时期。通过“十五”期间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框架,为“十一五”时期国资监管工作全面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这个时期,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资监管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国资监管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晓彤 《经济论坛》2005,(7):137-138
一、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 1.有人以为利率市场化就是所有利率都由市场决定,这个理解不够准确。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中央银行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决定。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调控基准利率,从而形成以基准利率为核心、多层次、能够充分体现资金供求状况和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的利率运行机制。其中,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作为一种导向利率,在庞大的利率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介绍了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职能应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监管转变。通过对我国目前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政府监管的建议,即明确政府角色、建立监管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内容,开发有效监管手段及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黎红梅  李春阳 《经济师》2004,(12):236-236,238
文章分析了当前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系列因素 ,并借鉴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 ,认为确保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 ,应不断发展金融市场 ,形成市场价格机制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银行商业化 ,不断完善国债市场 ,形成市场化基准利率 ,强化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戎  王红光 《生产力研究》2004,(7):39-40,6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 ,与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相比 ,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 ,尤其是固定利率体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入手 ,回顾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和进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吉林省长春市的工业国有公司国企改革的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简要地描述。  相似文献   

19.
国企深化改革 ,企业内保机制不可轻视。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安保卫机制改革进行了简要综述 ,同时就相关若干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国有企业转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资产流失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目前国企资产流失既是一个现实的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因此对国企产权转让应遵循公开性、竞争性和规范性原则,国家应加紧制订法规,进行科学管理。本文特别强调:国企转让要向前看,不但要加强国企转制过程中的监管与规范,更应着手对转让后国企运作的税法调节,对转让国企再转让的监管,防止国企民营化后的资本外逃,确保国企转让后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