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在农牧业方面则有所不足.农牧业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相似文献   

2.
一、"以德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1.加强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形式,其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优胜劣汰,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 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出"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强调"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中再次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我国奶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与运行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核心:资源与环境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它的两大核心.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一是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物质流动,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物质循环,从而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潘毅刚 《浙江经济》2004,(10):34-36
"循环经济"的兴起"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一绿色工业一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河南等地的重要讲话中,再次突出地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四发展"指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点,这无疑将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工业强省"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佑 《发展》2004,(8):49-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是甘肃省在总结过去、剖析现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切合甘肃实际而提出的.这一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然而在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强省"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又要区别于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第9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百年乡恋"专题,为我们呈现了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以自身力所能及的行动践行"乡恋"的过程。这也是他们实现人民大众利益和当时的政权、社会稳定相结合的理想之过程。知识分子的百年"乡恋",缘于与工业化相伴随的"乡衰"。工业化的强制性天命与中国既有资源禀赋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5年我在"北方经济"撰文提出并论证"内蒙古模式"这一命题,3年多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也是处于一个敏感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我仍然要强调: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内蒙古--"内蒙古模式"的社会意义正在日益突出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工业经济引发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严重问题,因此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一是替代型的,即知识经济,强调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二是循环型的,即循环经济,强调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强调总体公共政策(GPP)在认识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中所起到的关键指导作用。在当前福利国家发生眼花缭乱变化的背景下,重审经济国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历史变迁,以利于进一步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文章特别强调历史观点的重要性,展示国家在不同的发展(和挫折)时期,如何以及为何对社会问题与事件的理解和处理会大不相同。中国社会经济政策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之窗,无论是经济国家早期不幸高度政治化还是后来拨乱反正专心搞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过。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平衡发展",将有助于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因而首次提出"后经济国家时代"的概念。这里既有一个与国际接轨东西方聚合的过程,又有与福利国家相区别的中国特色的坚持和发扬。这一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客观评估的必要框架,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特定文化及历史背景下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演变,包括重新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不公平这一改革开放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农业在石油化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在技术上(或者说是在索取资源上)是先进的,但是由于没有"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意识作指导,对自然盲目的"主宰"与无限制的掠夺,其结果是破环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又不是先进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将迫使我国农业必须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绿色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13.
资源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资源诅咒"命题强调资源财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因果关系。为此,本文将两国的资源经济模式纳入比较分析的框架,借助"资源诅咒"命题的分析视角,对两国资源经济展开评估。针对引致两国资源经济异同及增长差异的相关因素提供了体系和单元层次的解释,并就"资源诅咒"论适用性及存在的缺陷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资源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资源诅咒"命题强调资源财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因果关系。为此,本文将两国的资源经济模式纳入比较分析的框架,借助"资源诅咒"命题的分析视角,对两国资源经济展开评估。针对引致两国资源经济异同及增长差异的相关因素提供了体系和单元层次的解释,并就"资源诅咒"论适用性及存在的缺陷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的"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自由主义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是我们所熟悉的,其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需要其他"手"的配合.本文拟从经济自由的角度来论述亚当·斯密的"手"的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模式之一,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图,做到生产和消费"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  相似文献   

17.
矛盾不仅具有"斗争性",还具有"协调性"。在战争、动荡的年代,对于矛盾的认识更多地强调其"斗争性"的一面,有此原则指导下的理论,自然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于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推动。但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题,需要的是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需要强调矛盾的"协调性"。党中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色治理"理论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施"绿色治理"需要加快推进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创新型、低碳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宁波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既可发挥宁波现有之优势,也可弥补宁波发展之短板。文章研究了宁波低碳产业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确立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的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保障低碳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达到满足城市经济"绿色治理"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取代资本和能源在经济中的地位而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从近几年美国<财富>和<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公司排行表中可以发现:资源型公司后退,而高技术公司突飞猛进,例如,作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企业,微软一个公司的财富已相当于世界第十国,知识创造财富的力量是如此的惊人!在这个时代,知识有可能不再依附于土地或资本而成为独立的现实力量,并将成为权力、市场、资本之外支配社会资源流向和财富分配的"第四只手",知识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个产业、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形态、一个历史阶段!知识将是谋生的基本技能,谁拥有知识越多,谁就越有创造和拥有财富的可能性."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老话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有份量.  相似文献   

20.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造成的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