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文化产业的兴起,突出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必须紧紧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积极创新文化理论,更新文化发展观念,创新文化发展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生产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文化走过了求索、批判、彻底否定、反思、再认识与找回自信的过程。在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同时,要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注意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也要注意对外的文化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资本     
一、引言在经济学中,我们习惯于区分三种形式的资本。①首先是物质资本,它意味着真实商品的存量,如工厂、机器、楼房等,可以用来生产进一步的商品。在经济学刚刚起步时人们就知道了物质资本,并对它进行了讨论(Hicks,1974)。接下来,第二类资本——人力资本——得到了确认,这是出  相似文献   

4.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s a new character in the cultural sector. 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the cultural entrepreneur paying homage to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of Don Lavoie and others. The challenge is to render the “cultural” meaningful. An invention is the highlighting of the rhetorical qualities of entrepreneurship. A cultural entrepreneur is the character who is entrepreneurial in the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values, so is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5.
In response to Israel Kirzner’s claim that “culture lies outside the scope of economic theory itself,” Storr advances a compelling vision of market processes in which price changes, profit/loss signals, and constitutional rules do their work only when refracted through culturally specific webs of meaning. Yet Storr provides few details about the analytic structure or consequences of his alternative approach and ultimately no answer to the Kirznerian question of how, or how fully, a culture-infused market process would eliminate incoherence of plans. Storr’s focus on the competing spirits that animate particular markets is congenial to Ludwig Lachmann’s emphasis on diverse interpretative frames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decode market signals. If pursued, the nascent Weber-Schütz-Lachmann trajectory of Storr’s cultural catallactics would showcase the distinctive strengths of the Austrian hermeneutic tradition as a radical alternative to the culturally disembedded Walrasian/Kirznerian market.  相似文献   

6.
7.
对我国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现有许多有碍于脱贫致富的现象,归根到底都与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关,与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关。我国要夺得反贫困决战的最后胜利,必须大力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尽可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及面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商品既具有“物”的价值,又蕴涵“文化”的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对“文化价值”的需求逐渐增长。由于商品“物”的价值的有限性和“文化”价值的无限性,因而在当代社会,以“文化价值”为主导的消费,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兴起正是因为人们对文化诉求的增强而产生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通过批量生产文化产品,从而实现文化产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论述的文化建设问题,以及在这个题目之下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本文仅就报告中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结合新疆情况,谈八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El益广泛,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明,促进人类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渗透与碰撞。本文基于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文化产品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及特点,以及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11.
李兵 《经济师》2009,(3):56-59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因此,发展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站在历史空间形态的全景和进程中,以文化和历史的视角,从价值观的维度上,考察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理性地审视了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思想家们乃至当代中国人对科学的了解、诠释、演绎和实践,进而指出了作为救亡工具理性的科学与作为启蒙价值理性的科学之不同和相融,旨在面对新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的竞争和世界化洪流的挑战,在更复杂、更多元、更广阔的视野和角度上,考虑民族的未来-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Cultural proximity and trad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ltural proximity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bilateral trade volumes. However, empirical quantification and testing are difficult due to the elusiveness of the concept and lack of observability. This paper draws on bilateral score data from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a very popular pan-European television show, to construct a measure of cultural proximity which varies over time and within country pairs, and that correlates strongly with conventional indicator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theory-grounded gravity model, we show that our measure positively affects trade volumes even if controlling for standard measures of cultural proximity and bilateral fixed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06,(10):F0002-F0002,1
中关村文化教育基地(简称“文教基地”)是以教育培训为主,集创意文化产业,会展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商业等多功能、开放式、生态型综合园区,园区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北部发展区,苏家沱镇北安河地区,六环路斜穿区内南部,北清路终端路段在区内中部偏北。规划区中心距八达岭高速18公里;距西直门24公里;距海淀区中心19.5公里。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翠玉 《发展研究》2002,(12):52-54
当今世界有两个热门话题,一个是表现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另一个则是表现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或文化多元性)。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寻求文化的一体还是保持文化的多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态度。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创新文化--兼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系统层次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之上,从一般层面就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作了粗浅的讨论。作者认为,企业创新文化由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模范、创新网络及创新环境六大要素构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应围绕这六大要素,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尹世杰 《财经科学》2012,(10):109-116
发展文化产业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文化的协调发展作用很大。我国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力是指企业整合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的能力,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充分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构成文化力的基 础是精神力和制度力,发挥企业的精神力和制度力,又必须通过创新力、学习力和应变力来实现。因此,企业棱心竞争力是以 精神力和制度力为基础,创新力、学习力和应变力为保障的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问题确切地说应当归属于文化经济学这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既有事业性特点,也有经济特征;不仅植根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领域,又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因文化货物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具备不同特性及两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从而导致两者在一国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表现有所不同。笔者借助加拿大颁布的文化贸易统计数据,分别对文化货物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人口变量对上述两类贸易的影响基本是相反的;地理距离对两类贸易都形成了贸易成本,但对文化服务贸易所形成的贸易成本更大;文化距离对两类贸易的进、出口影响是不一致的;双边信息网络覆盖程度对双边文化货物进、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对双边文化服务贸易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