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着不舍,我们送走2006;怀着期待,我们迎来2007。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不断完美的实现过程。在此新年之际,除了对于过往成就的怀恋,更应满怀信心,投入到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带着不舍,我们送走2006;怀着期待,我们迎来2007。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不断完美的实现过程。在此新年之际,除了对于过往成就的怀恋,更应满怀信心,投入到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2023,(2):18-19
<正>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今年春节,很多3年没回家过年的人过了一个团圆年。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过春节,春节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一起、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天南地北、城市乡村,在久违的年味儿里,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桥梁。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中国春节的一个重要密码,我们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力量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家家户户门旁的春联告诉我们,新年的工作开始了。每年春节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是,每年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去的几个春节,我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过的。他们的家庭庆祝春节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我愿意在这个时节呆在中国和中国人共度春节的很重要的理由。有些人对我在一年之际的这个时候从不回“家”过年感到很惊诧。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时节回到英国,会错过中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一年又一年,春节随着冬的脚步再一次降临到我们身边。曾经,这个节日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期冀,浓缩了我们太多美好而刻骨的记忆。然而,时代不停地向前发展,社会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我们许多心情。年味儿淡了,期望少了,曾经那些热切的盼望也消失了当初的诱惑,这个节日开始在我们无可奈何的放逐中变得平淡起来。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过去被人们称之为"南洋"。春节期间,我"下南洋",到新、马、泰转了一圈,走马观花,得到一些印象,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现在和大家聊一聊。一、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内接触的一些传媒说,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经济社会发展倒退了几十年,短期内恢复不了。到这里一看,现在情况并不像那些报刊描绘的那样。据当地的朋友们讲,金融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7.
陈红 《东方经济》2003,(5):26-28
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部小品《足疗》,再一次火了黄宏,同时也把一个新兴行业——足道展现在国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看到题目,许多朋友可能会问:“你是要给我们揭一揭甲方工作的潜规则吧?”莫要误会,我们在这里只谈正道,不讲旁门。本文的宗旨是要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聊一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甲方代表。  相似文献   

9.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对于春节,也是如此。 现在,关于年味变淡的感叹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春节的美好印象,也大多来自于儿时的记忆。在本次调查中,有5.92%的人把春节看作放假,有5.49的人在春节首选睡觉。年年说春节,年年过春节,这个节到底该怎么过?怎样才能越过越有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对于春节,也是如此。 现在,关于年味变淡的感叹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春节的美好印象,也大多来自于儿时的记忆。在本次调查中,有5.92%的人把春节看作放假,有5.49的人在春节首选睡觉。年年说春节,年年过春节,这个节到底该怎么过?怎样才能越过越有意思?  相似文献   

11.
陈徐波 《宁波通讯》2010,(10):58-59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职工交往、沟通,特别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尤其如此。那么,怎样把握好交往沟通的度,笔者认为“聊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了。“聊天”不是谈话,能“聊天”者首先关系要好,有的聊、能聊的来,反之则没的聊、聊不来了,“聊天”是个互动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聊天”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面对面聊,地点、话题、时间长短等比较随意,有话长无话则短。现代意义上的“聊天”又增加了许多手段,比如网络聊天、短信聊天等。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80后、90后恐怕不清楚什么是“社火”,也一定会好奇山西省晋中市怎么还有一个“社火节”。其实,我们所看过的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就属于社火,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的群众性庆典狂欢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普遍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把社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重提吃“派饭”钟兰英记得小时候,我家常安排下乡干部来吃饭,我们称为吃"派饭"。下乡干部和我们一起吃,饭后聊一聊,走时留下钱和粮票。可现在不一样了,下乡干部吃饭动不动就是几大盘几大碗,鸡鸭鱼肉堆满桌,一顿下来少说上百元,还浪费不少时间,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相似文献   

14.
蔡雪莹 《新财经》2010,(1):40-41
申洪海:原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申洪海一毕业就春风得意.事业发展顺利,家庭也很幸福。春节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过生日排场阔气,这些都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由于工作的关系,让他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最后把家庭,亲情和全部家当都输光了。春节还没到,他已经在躲债的逃亡路上了。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春节,位于北大的直隶会馆在中央电视台着实风光了一把。 春节七天,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七期己丑年特别节目——中国味道.聚焦了中国七家著名的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直隶会馆的直隶官府菜赫然其中。而七期栏目的录制地正是直隶会馆能吃的博物馆区域。  相似文献   

16.
热热闹闹的又过了2006年春节。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生动地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每年一度的春节。又是商家热卖的时间,也是刷新销售纪录的“黄金时节”。更是品牌传播的大好时机,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来提升品牌。但是,春节又有其较大的特殊性。因此,要在春节期间做好品牌传播。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入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10,(2):18-18
春节这一天,相对于一年365天的每一天或许并不特殊,但如果把这一天赋予了自己追寻的精神内涵,这一天就非同寻常了。倦归的游子,嬉戏的孩童,灶台的香火,世间太多的欢乐都是因为这一天,而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精神内涵。生命永远在周而复始的岁月里走过,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春节,恰恰给了人们许多这样的寄托。  相似文献   

18.
韩磊 《走向世界》2011,(3):72-7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诗,给我们送来对春节的期盼。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没有一个节日能够像春节一样,汇聚贯穿无数的情感和血脉渊源;没有一个节日能够像春节一样,以一种并不复杂的形式牵动人们的心弦;没有一个节日能够像春节一样,无怨无悔地绵延了数千年……  相似文献   

19.
沈云 《沪港经济》2007,(7):38-41
吴思远喜欢说自己是上海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不过那是一种几十年前流行的老式沪语。比如,把小孩说成“小囡”,把钞票说成“铜钿”,把电影院说成“戏院”等等。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吴思远就用这种上海话和记者聊了半天。  相似文献   

20.
年是什么?年就是回家;春节是什么?春节就是团圆。提起过年,你会想起谁?谁是我们的春节面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