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伴随着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由企业和市场二层次分析框架提升为市场、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的三层次制度分析框架.交易费用理论证明了中间性组织的存在,并证明了中间性组织的存在能够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使投资最有效率.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2.
以演化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中间性组织的产生过程.理论分析表明,自发型中间性组织的产生是一个长期且内生于经济交易活动的过程,要促进中间性组织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确立其合理地位,为其建立惩罚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赋予其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企业与市场的经济理论中,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态。而在现实经济世界里,在纯粹的层级组织和纯粹的完全竞争市场组织之间,存在一个宽广的中间地带,处于这个地带上有着多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经济学理论,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把它称之为“中间性组织”。中间性组织之所以能够在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蓬勃发展,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间性组织理论的集群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性组织理论的研究弥补了传统的"企业与市场"二分法的理论缺陷。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形式,它的存在弥补了纯粹市场机制与纯粹企业组织的失效。本文首先认为,应该把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然后分别就交易成本范式与超越交易成本范式给出集群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在集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纵向分解实质上是产业链纵向关系上的分工,它导致了企业边界的缩小.纵向分解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的技术与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大大削减了市场治理机制的成本.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分解后并不是直接回到市场,而是在产业链纵向关系上再次进行整合,形成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相似文献   

6.
硅谷是一个具有一系列特征的企业网络,从制度上分析,它是一种介于科层制与市场制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具有持续创新、提高生产率、外部经济等竞争优势。它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小企业、区域发展、产业协会等提供了一种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基于共生能量可以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分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股权、契约、信任等共生媒介是共生模式的重要影响因子。从共生媒介入手,采取子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中间性体制组织发育、诚信文化氛围营造等措施,促进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链视野下的农业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是一个“中间性网络组织”,在对农业产业链风险的分析时,要坚持系统论的眼光。目前我国在农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农业风险的复杂关联性与农业风险管理方式的孤立性的现实矛盾;二、个别农业风险管理方式与风险防范的排斥性;三、对涉农企业和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动性关注不够。应基于系统论的眼光,坚持从产业链体系的相关环节人手,从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这三个经济主体应对农业风险。  相似文献   

9.
新兴经济强国必然会面对汇率制度选择的两难困境,即如何处理币值稳定与化解升值压力之间的矛盾。从长期来看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但在近期则需要通过一些中间性的汇率制度,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逐渐向浮动汇率过渡。  相似文献   

10.
可转债是作为一种中间性的融资工具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十分有利。现今,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债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提出完善可转债融资方式的建议,使上市公司能够合理利用这一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作为弥补企业、市场效率空隙的中间性组织,在有效的治理结构下能充分发挥其效率优势,创造集群租金。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各集群成员有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分得更多集群租金份额的动机,并衍生出产业集群风险,弱化产业集群效率。因而,构建合理分配产业集群租金、激发最大化产业集群租金动力的产业集群治理框架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产业集群租金的来源,我们将产业集群租金分解为“集群剩余”和“价值链剩余”,并分别以其为基础阐释了产业集群治理的内部网络治理和外部价值链治理。最后,进一步考虑企业(集群成员)的科层治理,提出了以行业协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影响组织学习的因素很多,其中组织文化与组织学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组织文化对于组织学习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开放、学习型的文化可以在组织内部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组织成员主动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保守、封闭型的文化对组织成员学习具有障碍作用,阻碍组织学习的发生.基于组织的不同层面,对影响组织学习的文化障碍(常规防卫行为、亚文化障碍、知觉障碍、文化变革障碍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克服组织学习文化障碍的建议.通过研究组织文化对组织学习的阻碍作用,深化对组织学习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组织资源是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支持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对组织现象的考察,必须关注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情况.常规组织对待资源的基本态度和表现就是控制导向,它总是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资源.结果,在组织间造成了激烈的资源竞争,从而把组织拖入一种"控制困境"中去.在20世纪后期,组织理论家们以及经济学家们对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关于常规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方案.其实,任务型组织在对待资源的态度以及表现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组织公民行为对公共组织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探讨的是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认识组织公民行为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实现途径问题,同时期待组织公民行为对公共组织管理产生相应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激励作为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手段,对组织内部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还没有真正地运用或达到良好的效果.应从激励对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组织管理、增强组织向心力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对建立合理有效激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性质得到理论解释后,非营利组织进入研究视野.对非营利组织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三条主线:合同失灵、利他主义和员工合作社.然而,上述理论模型存在难以兼容的问题.合同失灵模型提出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是对市场不完全的一种制度反应,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利他主义模型和合作社模型则认为即使在不完全市场上,非营利组织也未必会提高社会福利.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现有实证研究尚不能检验理论结果.更令人困扰的是,其自身结论相互冲突.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并改进实证研究,全面验证理论的预测结论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太原的IT企业100名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进行实证性探讨.研究各独立因素对IT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各因子在不同工龄段是否有显著差异和男性IT员工与女性IT员工在各支持感因子是否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对IT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在国外已相当发展并形成了基本模式,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则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目标替代的风险;非营利组织不具备企业那样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市场失灵现象更为强烈.通过对全球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审视和解读,会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非营利组织应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向;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边界;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新型关系;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13个农村信用社的134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员工对组织承诺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性别对组织承诺没有显著影响;年龄对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教育程度对组织承诺影响不显著;管理层级时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是高度集中的有机组成,它的高效运作必须以各种力量的整合为前提.非正式组织在伴随正式组织产生的同时,在企业管理的力量整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通过分析它在企业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作用,指出必须对非正式组织正确实施管理手段,才能让它为企业所用,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