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市公司造假问题的迭现,监事会"监督不力"的问题日益暴露,人们甚至对监事会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产生了怀疑。笔者认为,实现公司的正常运作,制度建设非常重要,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像独立董事制度一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造假案件频频出现,理论界和社会监管机构纷纷谴责监事会监督不力,怀疑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内容出发,分析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提出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造假案件频频出现,理论界和社会监管机构纷纷谴责监事会监督不力,怀疑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内容出发,分析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提出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基本职责,但是关于监事会与公司董事会的关系、监事会对谁负责、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如何进行监督等规定得并不明确,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绝大多数股份公司,尤其是沪、深两市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每家上市公司都设有监事会,在披露的年报、中报和公司关联交易等信息中,根本看不到监事会的带有说明性质的保留意见,更不要说否定意见了。  相似文献   

5.
陈英蓉 《企业经济》2012,(7):159-161
按照我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向全体股东负责,保护公司资产安全,降低公司的财务和经营风险。但是,由于股权结构、立法、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失效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认为应从法律、上市公司责任意识、监事独立性等方面,增强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允许监事会有权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审计。为此,本文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作用、审计步骤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乐 《现代企业》2010,(5):21-22
<公司法>在修订后加强了公司治理,但实践中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对经营者的监督功能并未在实质上得到改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在运作中,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独立董事难以真正独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还有待协调,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需要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在<公司法>框架下完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设置监事会,作为公司最高监督机构。其中规定:"监事会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专门监督机构。"在  相似文献   

8.
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庭败,缺少监督与制衡机制的公司难以良好地运作。作为上市公司中专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制度的完善对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其忠实勤勉职责和法定义务,抑制其不法行为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四章“监事与监事会”正是秉承这样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名噪一时的“ST张铜”的陨落,还有上市公司不断传出的丑闻事件,都暴露出了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缺陷。所以建立更为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成为上市公司讨论的永恒话题。 一、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内涵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指“监督主体属于公司组织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机制,是对发生在公司内部机关之间或公司机关人员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总称。”一个公司内部的制衡监督主要是由内部监督机制来体现的,每一个公司都存在内部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制衡,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只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分内的工作,并且相互之间配合得当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稳步发展。正如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设有专门的监事会来监督管理层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和监事会同为监督经理人、降低代理成本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方面.我国上市公司既设置董事会,又设置监事会,实际效果如何?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比例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领取报酬的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监事会特征变量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设立独立监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决策过程使非正当关联交易盛行,而现有监事会未能对这种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从长远来看,必须致力于公司股权结构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目前应从决策和监督机制入手,在设立独立董事改善决策机制的基础上改革监事会,设立独立监事以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维护公司整体及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相应提出了独立监事的职能设计与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遏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治本之策,首要问题是追究造假的根源。本文首先确定了会计造假的形成机制,即上市公司是会计造假的供给方,而影响供给方造假动机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架构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而内控整体架构的有效性最终有赖于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从而找到内部控制环境是造假的根源问题之一。参照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病症”,并针对这些“病症”开出一些“处方”.  相似文献   

13.
万伟 《财会通讯》2008,(2):11-13
本文通过比较关、德、日等国公司监督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的经济特征,并借鉴我国国家委派监事会的经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将独立董事定位于制衡内部董事,将监事会定位于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解决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失效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监事会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公司和高管的行为,因此需要保持相对独立,然而我国监事会一直存在独立性较弱的问题。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以不领薪为特征的独立监事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企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独立监事能有效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并促进企业获取更高质量的审计。根据影响机制研究可知,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在独立监事与企业违规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内部控制薄弱、监事会较为活跃时,独立监事监督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监事会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对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避免由于内部人控制而做出有损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但我国上市公司物监事会并未完全发挥其职责,本文分析发现:监事会人员的设立及其自身的缺陷、监事会职权范围上的限制、经费上不独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上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任命机制、必要时可引进外部监事、完善相关法律、保证监事会地位的独立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监事会没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甚至形同虚设。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尝试提出有助于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叶丰滢 《中国审计》2002,(10):45-46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以德日公司为代表的监事会监督模式和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审计委员会监督模式认为:一个公司究竟应选择何种监督模式必须权衡考虑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所有权结构。文章继而分析了上述两种监督模式在公司组织架构中共生的可能性,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量体系的构建提出看法,指出监事会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经营者内部监督体系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监事会则是基于此目的而产生的。监事会的基本职责是“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因此,作为现代法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机组成部分的监事会,效率如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本文拟从审计视角经验验证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千家,出问题的不在少数。但从上市公司监事会披露的工作报告来看,几乎不存在与董事会决议不一致的监事会报告。可见,监事会作为《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监督机构,实际上形同虚设。监事会不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周娜 《企业经济》2007,(5):172-174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应如何兼容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者在职能上的重叠与冲突,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博弈模型,说明了两者职能上的交叉不仅无害,而且在当前对董事会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正是构成了对董事会的双重监督与制约。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并存是极其必要的,这也体现了处于改革阶段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