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傅永恒 《浙商》2013,(15):92-93
想转型的企业不在少数,尤其是外销型企业,或者从OEM向ODM转变,或者开始转向内销。不论哪种,整合设计都可以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2.
陈明彧 《商》2013,(19):206-206
在当代,家族企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但同时,诸多问题也导致许多家族企业最终破产或者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型。高盛集团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家族企业,它的成功转型为世界范周内家族企业的转型作出了示范。本文通过对高盛集团在历史变迁中企业组织形式的归纳梳理,总结其转型成功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回顾原计划经济国家转型的历程,可以发现,转型本质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调整和重塑。转型实践表明,“国家至上主义”或者“国家虚无主义”的制度安排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已被历史所摒弃,而“市场至上主义”同样是失败的选择。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和相互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珞 《财经界(学术)》2014,(17):257-258
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及劳务服务等环节的新增价值或者商品的附加值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转型属于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自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所推出的增值税转型以来,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对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大亮 《浙商》2012,(1):97-97
沃尔达通过专利打造技术壁垒,充分体现了经济学中的相对优势理论。不少中国企业,他们相对于已经打拼了几十、上百年历史的国外同行来说是后来者,在转型升级当中往往苦于没有技术和经验积累。此时,他们就需要明白自己的相对优势在哪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一般是市场、是成本,或者是快速的学习与灵活应变的能力,扬长避短,然后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坐陷“转型是死,不转型也是死”的困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公司的转型活动方兴未艾,而且几乎将涉及任何一家大型的公司。除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诸如解除专控、私有化、信息化、更加理性的股东等等因素更对公司转型推波助澜。一方面,最常见的问题源自某些公司所在行业(例如航空、电信、银行或者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在这些行业中,大量公司忍受着严重的成本劣势,缓慢的革新,内视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国外企业品牌塑造之路同今日中国产业转型之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发现 我国有很强的中国品牌,但是没有很强的国际品牌。在我们思考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道路的时候,或者国际品牌的运营推广规律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丁建平 《现代商业》2013,(36):139-139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一定的控制。而如今煤炭企业要转型则要考虑到转型是否会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不便,或者是如何转型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给社会带来正的效益。所以,本文就煤炭企业的现状对煤炭企业转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3,(9Z):19-19
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目前,有观点认为政府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必须在以下两者之间二选一:或者进一步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增长在短期内进一步放缓:或者促使中国经济在中期内实现健康转型。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正在趋向减速,放缓的经济增速令人担忧。同时。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日益暴露。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在中期内实现国民经济健康转型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枯竭而亡或者转型。世界各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们之间的转型经验和教训可以相互借鉴。以辽宁省阜新市的成功转型为例,从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出发,系统地分析总结资源型城市在衰退期寻找替代产业,大力发展经济,重新迎来新生期,从而获得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紫薇  苏可 《中国工商》2002,(8):136-139
挣到钱以后,老板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企业的再发展问题;二是老板自身的人生定位问题。因此,企业进行转型或者搞多元化经营,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而对企业的老板来说,以什幺样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也是一个新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2.
热线     
《中国海关》2008,(9):48-48
广东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其不作价设备是否可以转到新厂使用?或者可以卖出去?;我司与香港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货物由瑞士经香港运到中山港。请问起运国及装货港应如何填报;若货物由瑞士运到深圳蛇口后转关到中山港又应如何填报?;  相似文献   

13.
刘珞 《财经界(学术)》2014,(11):257-258
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及劳务服务等环节的新增价值或者商品的附加值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转型属于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自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所推出的增值税转型以来,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对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OEM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价值增值的低端环节,成本投入很大,获取收益很少,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创立自主品牌。认为,OEM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发展的特点,走强化自主营销的市场扩张升级之路,或者强化自行设计能力的技术创新之路,逐步从OEM企业向OBM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一直是中央持续关注的国家大事,也是学界越发积极参与的学术与咨政领域.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农民收入的三转型理论解释,即一个区域的农民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与该区域所经历的经济转型、人口转型和社会转型.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人口转型核心的人的城镇化或者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其次,农民增收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代表经济转型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三产占比提升、以及农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但是,相对滞后的社会转型还不利于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使逐渐开始重视自身的业务效率与服务质量。所以,为了能够实现自身业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就需要改变原有粗放的业务流程,打造完善的业务流程控制机制,实现银行柜面业务常规化,逐渐将前台非实时业务上移或者集中到后台进行处理,以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化转型。因此,本文笔者就关于商业银行加强柜面业务前后分离的问题进行有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金融、财务人员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进行财务数智化转型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企业领导层或者财务人员对数智化转型的认知不足、财务人员的数智化素养不够高、企业没有制定明确数智化转型规划、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用于数智化平台的建设等。企业应当基于上述挑战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良好的应对策略,实现财务数智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邴杰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24-24,26
网络平台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是平台化,提供的是使用双方沟通或者交易平台,其连接的是大量的个人和小企业主。网络平台经济大大降低了交易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网络平台经济低资源消耗、自然垄断等特性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深圳应当借助市场经济发达,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政策、人才和法律环境,为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何雨华 《新财富》2007,(11):24-26
在通胀、人民币升值、环保、税收政策调整等诸多压力下,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与时间赛跑,实现企业的升级或者是转型,是他们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否则等待他们或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不过,无论是内迁以享受地方政府政策的庇护,还是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成本,或者是想尽办法继续钻政策空子等,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这些新选择仍然是在“穿新鞋走老路”一靠成本优势,而不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获得利润。现在,可以从沿海内迁到中部,将来,是否还可以从中部内迁到西部?当天赋的资源优势被消耗,“中国制造”最需要的人为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否已具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黄益平 《中国市场》2010,(33):16-18
"中国奇迹"主要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但是,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低估的要素价格和"人口红利"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现在,这些因素已经或者即将开始消失,这将推动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重要转型:从"经济奇迹"到常规增长。这个转型也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转型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放慢、通胀水平会提高、收入分配会改善、产业更替会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