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土地违法案件听证程序的实际操作周登高听证程序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行政执法程序,它是行政处罚程序的一个部分,是一般程序的特别规定。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听取案件承办人的指控和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程序。土地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2日,国家林业局局长令第4号公布的《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以下简称《听证规则》)共6章38条,于2002年12月15日起施行。这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林业行政处罚程序,保障林业主管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地实施林业行政处罚,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和保障林业跨越式发展和林业“五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听证程序及意义听证,是一个法律术语,就是行政机关在作出不利的决定时,必须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这是源于以英美  相似文献   

3.
效力听证制度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1723年本特莱案,即R.V.University of Cam brige被认为是听证程序的起源。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听证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适用的一项制度。对于我国来说,听证是一个舶来品。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经过了激烈的辩论后创造性地在我国的法律上第一次引进了“听证”的概念和听证制度,这是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发展的重要突破。此后,《价格法》和《立法法》均规定了听证制度。2004年,我国又一部重要的法律《行政许可法》再次规定了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听证程序是行政处罚法规的一个新的行政处罚程序。本文试就完善地矿听证制度的几个有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主编信箱     
有农民朋友来信问,什么叫听证? 答:作为一项制度,听证是指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法律程序,听证是民主进程的产物。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凡是有权的机关,作出可能影响对方利益的决定,就应当听取利益可能受到影响的当事人的意见。广义的听证包括立法听证、司法听证和行政听证。我国的《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和《价格法》都正式规定了听证程序制度。《立法法》规定的听证制度属立法听证,《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6.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除了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处以较少数额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外,一般的行政处罚案件通常包括立案、调查取证、作出处理决定、处罚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结案等程序。对于拟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除了上述程序之外,还可能进行听证。处罚告知程序源于《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即“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土地听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依法行政、促进行政行为透明度公开性、行政程序的公正性。通过介绍土地听证制度的发展和土地听证的作用之后,针对我国土地听证制度存在的适用范围、土地听证专业队伍、听证参加人的范围、听证结果对行政决定的约束力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听证程序是《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它是行政机关为了依法、有效地作出和实施行政决定,公开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法律制度。实践证明,听证程序不仅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而且在调解土地纠纷、处理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争议过程中,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行政执法机关的公正形象。自《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我局通过听证程序解决了6起单位、村、社以及个人间的较大的土地纠纷。吉昌镇居民因为地界认定引发的纠纷、福安街大榆树村索要教育师范学校占用的田地和蚂蚁村七社索要土地等问题,都是通过举证圆满…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刘某因违反《土地管理法》被某市国土资源局给予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但该局未告知刘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且刘某要求听证后,该局未组织听证。刘某以该局作出行政处罚的程序违法为由,向该局的上级主管部门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局作出的行政处罚。省国土资源厅经审查认为,刘某的行政复议申请理由成立、证据充分,作出撤销该局行政处罚的决定。该局在完善程序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部第22号令规定,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按照该规定,今后各地拟订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等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必须依法组织听证。这里所谓的“听证”,就是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听证的目的是给与行政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当事人具有一种与政府行政权力相对应的防御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权的任意侵犯。这是民主行政的一项重要程序,也是我们向行政文明迈出的有力一步。这项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行政处罚内涵1 土地行政处罚的概念土地行政处罚是土地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它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确定力是指土地行政处罚行为一经作出 ,便具有非依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和撤销的效力。它对于土地行政机关而言 ,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 ,不得随意改变其行为 ;对于土地管理相对人而言 ,不得随意理解该行为的内容或否认该行政处罚行为。拘束力是指土地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后 ,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 ,对于土地管理相对方而言 ,生效的土地行政处罚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服从和执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处罚时效是指对行为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两年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时计算,违法行为呈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个规定有以下含义:第一,在违法行为发生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处罚权的机关未发现这一违法事实,以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事人的行为不再给予处罚;第二,时效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的;第三,对于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相似文献   

14.
听证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是相对人参与行政程序的重要形式。我国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次规定了正式听证制度,这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重大突破。但是,与国外听证制度相比较,我国正式听证制度,尤其是价格听证制度在立法上尚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     
<正>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亦即行政处罚的种类、轻重程度及其减免均应与违法行为相适应。行政处罚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制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会计》2005,(5):25-27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财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李瑾  张忠军 《渔政》2007,(4):16-18
渔业行政处罚作为渔业行政机关的重要行政行为之一,与广大渔业从业人员的利益息息相关,而有关渔业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更是依法行政的有力保证。早在1992年农业部就制定了《渔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这个规定在当时对保障渔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渔业执法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进程的前进,这一规定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  相似文献   

18.
官强 《中国土地》2012,(10):53-54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中都有关于"责令限期拆除"的规定,但并未明确"责令限期拆除"的法律属性,那么,"责令限期拆除"到底是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在《行政强制法》实施后,行政强制行为与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明确"责令限期拆除"的法律属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玉官  郭庆祝 《渔政》2008,(2):19-21
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对在行政处罚幅度内裁量、选择行为方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限、对事实性质认定、对情节轻重认定、决定是否执行等内容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行政处罚权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行政制裁权,行政处罚权从法条中产生时起就带着自由裁量权的性质,灵活掌握处罚是时代的进步,因为它把每个具体案件具体对待,给予每个具体违法者以恰如其分的处罚。法律在赋予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的同时也是授予了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在控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面,实体法本身无法控制该裁量权不被滥用。因此,通过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作的法律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等程序方面的问题,是控制其不被滥用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听证立法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证作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对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增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行政法学界一直予以充分关注,有权机关也进行了多次立法探索,新一届政府工作规则也明确要求政府管理和决策要通过包括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按照“在国土资源法制工作中,要特别注重现代程序制度的建设”的法制工作部署,国土资源部于近期出台了《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确立了国土资源听证制度。本文从逻辑基础、内容解析以及听证立法中议而未决的若干问题等各个角度,对国土资源听证立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