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板的持续低迷,不仅导致投资者亏损惨重,而且也严重危及其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小板会不会象日本、德国的创业板那样迟早要“关门大吉”?或者象香港创业板、B股市场那样濒临“自然死亡”呢?中国“纳斯达克”为何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深入探讨中小板持续低迷的根  相似文献   

2.
香港创业板从1999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到现在,风雨兼程已逾一年。经历了开市时的火爆,三月行情的强劲攀升和无情逆转,如今的香港创业板正忍受着长期低迷的煎熬,指数持续走低,交投日益清淡,投资者信心丧失,人们不禁要问:香港创业板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3.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表示,香港与西部的经贸合作将会创造双赢的良好前景,特区政府将引导和协助香港经济的继续发展。曾荫权在香港特区西部访问团即将结束西部考察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此次访问加深了香港与西部相互了解,并启动了双方更加紧密的经济互动关系。当记者问及西部大开发与香港经济有何互动联系时,  相似文献   

4.
CEPA与珠江三角洲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在短期上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因为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是其经济联系的脱节。但是,这个协议有助于加强珠港之间的经济联系。推进香港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缓解经济脱节问题。如果在珠港之间能有个进一步的一体化具体制度安排,将会促进区域内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重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香港经济有望出现重大转机。中央政府对此的支持力度、香港的态度、如何处理二线关以及区域利益的协调等问题是珠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朱志华 《沪港经济》2002,(11):43-45
尽管香港近来经济低迷,不少商场都感叹生意难做。但也有逆市兴旺的例子,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生意是靠人做出来的,就在不少人为经济低迷而怨天尤人之际。有人却认为经济越是低迷,生意越是好做。因为市道不好,店铺的租金自然也低,开店的成本相应少了许多。若加上别出心裁的生意经,也许日子要好过以前。  相似文献   

6.
港澳文摘     
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由于受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制造业厂商近年颇多远离香港。香港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留住制造业?作为香港最大工业团体负责人,梁钦荣的回答毫不含糊: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员逾3700家,是香港最大的工业团体。会长梁钦荣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的社会稳定也需要工业。他认为今天的香港经济虽然已进入多元化时代,香港制造业也正在呈现萎缩,但是工业仍然是香港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一是香港工业产品进出口  相似文献   

7.
为低迷的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回归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香港经济发展屡遭冲击,先是亚洲金融危机,接着是美国“9·11”事件,再就是最近的SARS,从而使香港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股市和楼市低迷,通货紧缩,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为扭转  相似文献   

8.
香港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经济奇迹。然而,随着香港经济进入转型期,加之后过渡期一些不明朗因素的影响,香港经济增长近年来明显放缓,通涨高企,失业率上升。香港经济到底前景如何?香港与内地将构筑怎样一种经济联系?本刊走访了中国内地研究香港经济的一流专家学者,请他们为香港经济把脉。  相似文献   

9.
隐忧之一:45岁以上的制造业工人要重新就业。近几年,香港正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制造业大部分都内迁,这样一来,原来在香港制造业就业的年龄较大的工人便面临结构性失业。目前,这部分人约有10多万人,这部分人需要重新培训以便在其它行业能重新就业。 隐忧之二:工资成本太高。香港的工资一般都比新加坡、韩国和台  相似文献   

10.
邹乐亚 《上海国资》2012,(11):86-87
企业成本管理,对任何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企业而言,都是老生常谈。然而身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对外出口反弹乏力、国内货币政策继续适度从紧、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等困境的经济寒流之中,每个企业的本能反应就是思索找寻生存宝典中“成本管理”这个不二法则。笔者多年来分享到不少企业及企业家巧妙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的经验,希望能为深陷寒流危机的企业提供一些思索火花。  相似文献   

11.
当代国际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形成、金融中心的竞争加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香港在内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在当今世界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对香港的地位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韶辉 《新财经》2014,(1):62-65
艺术品市场经过两年的低迷期后,2013年秋拍终于呈现了回暖的气象。2013年10月的香港秋拍,上亿元的拍品重回市场。在香港市场带动下,内地拍卖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有不少新买家入场,很多都是民营企业家。 自从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已赶超英美,在2010年跃居全球第一。然而,在这个热潮下,艺术品市场却出现了不少赝品,假货充斥,加之经济形势低迷,近两年艺术品市场也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13.
九七后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将更高本刊5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陶礼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人民币将在3—5年内实现经常项日下完全的自由兑换。1997年当中国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将成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快...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初《财经界》以"全球经济低迷乏力,2013中国经济会否拨云见日?"为题,对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其中不乏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悲观预计。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2013年美国减赤紧缩影响仍在,欧洲疲弱持续,中国出口可能仍将偏弱。令众多经济学家忧虑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影响我国外贸  相似文献   

15.
ECHO 《沪港经济》2013,(2):32-32
据权威统计,香港零售市场自201年7月起放缓,12月的零售额升幅约6%同比大减17.5个百分点。记者走访中环、铜锣湾等地奢侈品牌店,见部分店铺门庭冷落,与往常门前排长队等候的情形成明显对比。业界分析称,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意愿下滑选择海外消费,是香港奢侈品销售低迷的主要原因。对此现象,还有港媒进一步称,这也和中国内地经济放缓有关。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内地游客对于奢侈品的巨大  相似文献   

16.
三聚氰胺引发乳品行业大地震,贝因美何以置身事外?金融风暴影响持续,消费市场低迷,贝因美董事局主席谢宏说,婴童经济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7.
成本与敏感度 <沪港经济>记者:请问,您对于芭比娃娃旗舰店关门一事怎么看?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 “重庆和香港在房地产合作上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吴子衡:我觉得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香港和重庆的地形有相似性。香港和重庆一样,是个“有山有水”的城市。香港的很多房楼盘都要考虑先从地形考虑,香港的房地产商在这些方面积累很多丰富的经验,而其他地方的房地产商就不一定具备这样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花旗银行迁址风波未平,日前又有数家外资银行将其驻亚太地区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一时源自国内外的多种挑战正动摇着香港的金融信心,对香港未来前途的考虑再次摆到人们面前:1997年后的香港还能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吗?金融业是香港的心脏,其意义之重大以致于通过《基本法》将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纳入法律规范,这既关系到香港的经济前景和命运,又紧密关联着“一国两制”模式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影响,中国外贸增长速度放缓。进入2013年,世界贸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在第113届广交会上,众多外贸企业都取得了可观的订单数量。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外贸出口已经彻底度过了"寒冬期"?相较于欧美传统市场,新兴市场是否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弘业永恒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金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