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现行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行审计体制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1.现状审计管理体制是指审计组织的隶属关系以及审计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方面的制度。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特征是最高审计机关受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在这种审计体制下,虽说是双重领导,实际上审计机关受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从领导配备、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工作安排直接受当地政府的领导、指派和授权,尽管业务上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但强制性差,因此造成地方各级审计部门受制于当地政府的摆布,如果审计部门有违当地政府的指使,就认为是给政府添乱…  相似文献   

2.
陈耘 《宁波经济》2005,(11):38-40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实行双重领导,同时受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相对于立法型审计体制而言,具有较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不能很好地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在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的前提下,适时改革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转变,是现阶段强化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刊》2004,(28):13-13
根据《宪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而独立审计原则是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县以上的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本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十多年来,我国的审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完整的审计体系,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需要改革.重点改革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同级政府的现状,增强审计机关的经济监督职能.改革的具体思路是:地方审计机关由其上一级的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由上一级财政统一划拨.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有关的问题也需要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审计监督。要使审计监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需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制约审计监督的不利因素,解决存在的问题。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监督还存在哪些问题呢?第一,管理体制不顺。我国的审计管理体制是中央对地方统一业务领导,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实行业务领导,地方政府对本级审计机关实行行政领导的双重管理模式。从政府整体职能看,国家审计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一部分,但从政府各部门的具体管理职能看,国家审计又独立于各管理部门的职…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级审计组织组建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审计体系、经历了“边组建、边工作”、“打基础,抓重点”,“积极发展,逐步提高”三个阶段。 各级审计机关对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国营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重点基本建设单位、借用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支农资金等一些专项资金,重点进行了审计,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的  相似文献   

8.
国资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存的国资监管体制是三级监管体制。在中央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授权的机构或部门;在地方,分为省市与县区两级。省市一级是本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授权的机构或部门;县区一级是本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授权的机构或部门。我们可将之统称为“国资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9.
实施地方政府问责制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开展地方政府行政责任审计是落实政府问责制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审计监督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确立宁波市各级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以政府责任履行情况为审计内容,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并出具审计报告,是开展政府行政责任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须出台相应的规定和政策,以保障政府问责制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进程加速,建设性财政支出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尚未达成匹配一致,地方政府本级预算财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而"旧预算法"并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权利,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托各类事业单位、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举借各类债务,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攀升、举债成本不断提高、债务类型日益复杂以及债务风险难以预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新预算法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法条的解读,展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财政配套制度改革,分析了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债务管理审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李建英  田岚 《特区经济》2012,(8):290-292
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金融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做好地方金融工作。地方政府与金融业应建立起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如何让地方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力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地方政府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李珍刚  程鹏 《特区经济》2009,(7):123-12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可以说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具体表现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交织在一起,地方政府深深陷入了参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主要有制度困境、利益困境、目标困境、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困境、协调机制制度化低与政府能力有限之间困境和区域协调机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困境。这就需要解析和理顺这些困境,为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释放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D.C. Gibbs 《Local Economy》1991,6(3):224-239
While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little attempt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is an issue 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by local authorities and suggests ways in which local authorities could begin to move towards sustainabl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Many local economic strategies today include reference to a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that involves electronic networks alongside that of roads and railway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or informatics, are considered useful to stimulate local economic activity. This paper, based on a North East cas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ICTs to local economic strategy lies in the rationale of key local strategy makers, while the use of ICTs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ns that the local governance of ICTs will become a salient feature in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