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全国相比 ,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前者表现在城市化经历了相似的几个阶段 ;后者主要表现在江苏因乡村劳动力非农化引起的隐性城市化程度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以及其独具特色的“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小城镇城市化模式[1] 。1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1 997年江苏显性城市化水平 (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 2 3 75 % ( 1 999年为 2 6 2 5 % ) ,仅比全国平均水平 ( 2 3 5 4 % )高出 0 2 1个百分点 ,但实际城市化水平在 33%左右 ,即使这样仍比…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再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争论颇多,本文试图就这些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依据钱纳里标准和IU、NU比以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水平而言有所滞后,但滞后程度较小;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未盲目冒进。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分析后发现,未来十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其发展速度与前十五年相比将有所减缓。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0%左右。此后,城市化速度显著减缓,204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2050年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3.
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其关键之一在于培育小城镇的经济拉动力。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小城镇的历史定位、特点、规律、机制及主要途径。指出不能仅就小城镇而论小城镇的发展 ,而需着眼于我国整个城市化系统的优化输出与“双轨制”城市化系统的良性互动 ,避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国家尽管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保障问题,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内,目前还没有涉及农民失地后的养老、就医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失地农民就业,使其自食其力,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就业的非农化。失地农民在政府的扶持下,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到工作岗位,但从目前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情况看,农民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失地农民就业难,既…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回顾北京市大兴区土地非农化进程的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城郊土地非农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迭地区域郊土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外商投资刺激了土地非农化进程,且对土地规模经营具有负面影响;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是土地非农化直接的推动力量;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但未产生预期的土地规模经营效应;农业经营状况对发迭地区城郊农民的非农化决策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静 《城市问题》2001,(6):60-62,75
城市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下 ,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小城镇正经历着持续而急剧的变化。特别是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使得小城镇无论从发展规模上还是从发展速度上都是空前的。小城镇问题日益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土地是小城镇各种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 ,是小城镇建设中最重要的制约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居民消费角度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城市化应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综合发展的道路,从而摈弃了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小城镇化模式.笔者就此现象从居民消费的角度作了原因分析,并对我国现在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十六大文件,进一步认识到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密切关系.扩大城镇就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去城镇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并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能教条式的对待城市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算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这一指标在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时,未能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往往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低于世界其它国家.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的基础上,对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测算公式进行修正,并具体用于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得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小城镇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转移农村人口和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工业化方面,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在城市化方面,城市化速度较快;在生产方面,逐步进入一个IT支撑的时代;在消费方面,逐渐来到了一个高档耐用消费品占主导地位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新时期,不仅需要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功过得失做个基本的判断,更需要为我国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小城镇,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农民将成为城镇居民,相当一部分农村将变成城镇。这一过程是由农村走向城市的一个重要过程。实践证明,这一过程符合我国国情,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农民身份发生转变,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必要。这是保证小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是促进小城镇建设,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城镇建设对于现阶段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日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孟素洁 《数据》2003,(7):37-38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建制镇发展成为具有城市特征的小城镇。建制镇的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前奏,有条件的建制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点,它与现有的县城共同构成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建制镇发展水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建制镇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采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过分夸大或忽略某个因素的作用,都会导致理论和实践中的片面性。国家农调总队课题《我国建制镇发展水平研究》一文介绍了采用综合指数来反映各建制镇相对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淼  刘莘 《城市问题》2012,(9):40-44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笔者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尤其是建设西部边远地区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建设出发,就必须对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世界上城镇化的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世界上城镇化的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于指社会生产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是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二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数量;三是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客观上要求农民向市民转变,要求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双就地”的农村工业化模式证明,只有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而没有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就难以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张耕田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正确处理好城市化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的城市化目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另一个是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