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扩散过程正如一场多国参与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以及净传染效应等把金融危机传导到各国。我国要稳妥处理好对外依存度与扩大内需的关系、金融全球化与资本开放的关系、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以及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关系,使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初步显现,为此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一、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贸易为传导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为贸易的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形成。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也正是自由贸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自由贸易受到冲击。世界各国经济走势低迷发展放缓。为摆脱经济困境,走出危机的阴影,个别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势所必然,最直接的体现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动荡和摩擦。我国应趋自由贸易之利,避贸易保护之害。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贸易不利影响日渐显现。加工贸易进出口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企业如何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离不开海关的的大力支持。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主要从海关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海关加工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来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通关成本,减少金融危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不利影响,有效地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5.
吴佳 《北方经贸》2009,(8):114-116
金融危机传染有五种机制:金融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净传染效应传导机制、季风效应传导机制、贸易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信息传导机制。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原理一是指标选取;二是预警指标状态,区域划分和临界点确定。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亚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支撑东亚繁荣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生产网络的局限性在危机中暴露无遗。东亚主要国家依靠财政扩张政策迅速走出危机,但在欧美迟迟难以走出困境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东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模式转型不可避免,东亚必须超越现有贸易和生产网络的弊端,否则未来将陷入极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解决方案及具体措施:制定长远的国家战略;建立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高效整合产业链,拉动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克服城乡二元经济;实行适度社会保障,全面解决民生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就业问题,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论坛》2009,(4):50-54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推进工业化进程探索了一条捷径。2006年以后,因应贸易环境的变化,从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转变增长方式的高度,我国适时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然而,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以及持续的全球经济萎缩,打乱了这一战略的实施进程。面对持续萎缩全球贸易、不断波动的世界市场,我国加工贸易如何走出困境,按照既定方针,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无疑是一个关乎我国对外贸易当前和未来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产业内贸易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本文概述了世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指出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预测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前,香港是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较单一的经济体系。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推动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成为全球重要的服务中心。但是过度强调发展服务业造成了香港产业的空洞化,使其经济极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和影响。香港在金融危机后陷入了持久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现在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通过加大和内地的合作,调整了经济发展政策,香港经济正逐渐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刍议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针对我国的经济实践,分析了金融危机可能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傅征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37-39
一些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陷入困境。但企业的困境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金融危机,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企业自身。从剖析部分破产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重组产业供应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思维,并从诚信经营、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品牌培育、质量管理、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困难企业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中关贸易.基于此,本文在金融危机对中关贸易的影响基础上,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对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分析不同于以往学者的地方在于此次主要是从危机如何传导至中美贸易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首轮回合谈判陷入困境,世界贸易组织停滞不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背景下,分析多哈回合终止的原因并寻求走出困境的途径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郭毳 《北方经贸》2009,(11):117-118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受其影响最重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如何在危急中走出困境,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在危机中的困境,提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发展民间信誉,加强和改善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创业空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寒冷的冬天,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为争夺各自利益时强势抬头并表现出新的特征。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更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保护的损害,尤其是我国的外贸企业。本文基于对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表现的分析提出我国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走出经济低迷。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服务贸易则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作用机制,并着重剖析了技术距离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上,深化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技术距离会弱化服务贸易的正向影响;基于技术距离的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中外技术距离扩大至一定水平后,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服务贸易对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投入服务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但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产出服务化的推动作用远大于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环境复杂,金融危机在实体经济中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本文将介绍制造业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并阐述服务化制造将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有必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获得规模经济以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