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给人以美的视觉,听觉的享受,音乐还可以使人向善,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美学联系紧密,它充分的表现了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它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的心理尤为重要,它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  相似文献   

2.
郑雪松 《价值工程》2010,29(27):203-203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音乐欣赏课,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邢奎 《活力》2007,(8):150-150
因为舞蹈是一门抒情性和表现性很强烈的表演艺术,舞蹈演员必须具备音乐修养、文化修养和情感修养。 一、舞蹈演员的音乐修养 1.要理解音乐的内涵。音乐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丰富人们的情感境界。然而,有的演员不重视音乐,对音乐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把音乐看做是单纯的节拍工具,仅仅是为舞蹈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黄敏 《活力》2007,(8):138-139
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它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它是一种在特殊情感体验状态下,体现音乐审美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或敏感性。我们并不否认音乐上的“天才”所特有的这方面的能力,但就一般人来说,必须承认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徐莉 《活力》2005,(12):136-136
音乐不但是一门艺术,而且也是社会的文化。文化之于音乐艺术的发展不可或缺。因而,学习音乐,教授音乐,必须将之置于文化背景上加以理解。如此才能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底蕴。对此目前许多音乐院校已有共识,大都将人文素养纳入其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妍璐 《活力》2012,(16):82-82
音乐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者却是紧密相连.音乐经常成为技术的艺术体现。而MIDI音乐的制作,更能体现出科技的力量推动着音乐制作方式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拓宽了音乐制作的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学校等各个领域。我们大连计算机中专就是把这种技能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运用到各种音乐校园活动,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及音乐活动更丰富更精彩。  相似文献   

7.
杨羚 《民营科技》2010,(5):107-107
巴赫音乐对香港受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香港艺术节上的巴赫音乐表演——香港受巴赫音乐的个案研究》启示着广大学者对音乐传播学的研究,以及音乐传播研究中的多元视角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产和财富,利用音画进行有目的策划宣传,以反映员工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音乐在企业诠释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和舞蹈都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都擅长于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境界.在舞蹈训练中音乐有着感知舞蹈情感、加强动作记忆、强化舞蹈想象等功能.在舞蹈训练中,应通过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促进舞蹈审美与音乐审美的融合等方式提高音乐理解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11.
胡建平 《企业导报》2010,(9):249-249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拓展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基本的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以及完善其人格等任务。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载体的数字打破了旧的音乐产业,但是这个新兴的产业面临着众多的障碍,因为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这对参与者的眼光和头脑都是一次考验,他们的探索和努力当然备受瞩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沈朝莲 《潮商》2015,(4):64-66
一直以来,潮州音乐、潮剧都是联系海内外潮人的纽带和桥梁.可以说,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音乐,潮州音乐承载着潮汕文化的生命力,传承着潮汕文化的精髓.当初,漂洋过海的潮汕人总会随身带着一两把乐器,思乡的时候,奏上一曲潮乐,以解乡愁.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动人的潮州音乐已被制成各种音像制品,慰藉着各地思乡的潮人.  相似文献   

14.
切合高职生音乐的实际水平与认知特征,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协调能力、认知能力、人文素养,从而促进高职生全面素质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玎玫 《企业导报》2011,(5):256-257
二十世纪的新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传统音乐相比,在音乐创作表演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新音乐的形式打破了传统音乐各个要素的规定和规范,其中融入了新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了新的美学思想,从新的面貌把音乐作品表现出来。随着二十世纪新音乐思潮的不断涌现,音乐美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析音乐鉴赏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职院校素质教育内容逐步丰富,形式日趋多样.音乐鉴赏作为美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音乐作品体验审美情趣,以丰富的技能体现综合素质.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成为人格完美、道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7.
音乐兴趣是学生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喜爱音乐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吕晶 《活力》2014,(16):28-28
审视传统的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过去我们过于追求音乐的艺术使命和孩子们的“完美”表现.过分追求音乐艺术“成品”的灌输。致使音乐教育的本质流失.幼儿丧失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教师没有领导音乐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方法.更看不到孩子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久而久之.这种教育的结果使许多的幼儿磨光兴趣逃离了音乐。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纲要》的颁布,我园认真反思了以往音乐教育的种种弊端。经过几年的研究,对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有了崭新的认识,实现了我园音乐艺术教育理念的几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接触了一个学期的西方音乐,知道了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欣赏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知道了许多音乐家的生平,我唯独对音乐剧最感兴趣.总体来说是对“剧”产生很大的兴趣,剧中的故事情节和音乐对我最有吸引力,然而音乐剧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一爱情.西方音乐剧把我带进了一个不同于以前所理解的中国歌剧的一个全新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及,基本不曾了解的奇妙世界.  相似文献   

20.
欧洲近代音乐文化,是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城市文化繁荣的基础上而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化的孕育乃至形成,就是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之为“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期成型的。如果将主要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视为欧洲中世纪与新世纪交替的标志,那么大约从13世纪的发轫,经过14、15、16三个世纪的发展及其繁荣,才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和新的文化。因为,文艺复兴的文化,称得上是一种历史文化,主要阐述了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