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生态文明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而我国的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差强人意,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鉴此,必须从深层次上来认识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探索农...  相似文献   

2.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而目前东莞的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东莞要力争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深层次上认识农业资源及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疆农业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实力提高既面临着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因此,保护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一、发挥新疆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4.
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简称SARD)是将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一种农业方式。它是以满足人类当前及今后的持续需要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将足够的资源后盾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持续性农业是农业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继现代农业之后的一个崭新阶段,甚至或许是未来农业的主导模式。所谓“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及其他农业变种,都不能最佳地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粮本问题,因而不能被看作是农业演进的普遍性阶段模式。而持续性农业的发展观则要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与生态环境和资源存量相和谐,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使生态环境、资源增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中国农村应按照持续性农业战略的新思路来设计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它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试就江西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揭示农业生产多因子的复杂关系及其特有的生态规律,加深认识生态环境和生产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发挥资源优势、振兴江西经济是必要的。 江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现状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定西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利用率低、人口问题突出、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使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采取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人口增长、调整种植业结构、完善农业市场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黎鹏 《农业经济》2003,(10):14-15
旅游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作为可持续高效农业的一种理想开发形式 ,旅游观光农业的大力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旅游观光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 )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西部大开发就把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旅游观光农业是对具有观赏性、可参与性等特点的农业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从其主要形式如旅游观光种植业 ,旅…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势必削弱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而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威胁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研究阐述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及意义,从区域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降低农村区域环境容量,削弱农民环境权益及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揭示三农视角下农村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给出优化区域农村生态环境以有效提升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改善农民生态权益以有效保护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及治理区域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4.76%和4.11%;棉花种植面积年减少速率达80.18%;农业播种面积年增长速率3.42‰;此外,农用机械使用率和农村人力思想素质均提升。[结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民收入和农业种植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高、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单一化、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及农村人力资本趋优。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各区域的特点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方法]在此研究背景下,文章以河南省108县市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率、农用肥料使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将河南省108县市农业经济进行区域划分为3类,并分别对3类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选取4个主要变量对该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达程度、政府政策等4个因素对该省3个农业区域经济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影响系数高于发达地区,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程度对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政府政策依赖程度较高,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对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有重要影响。[结论]未来应以可变因素即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区域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为河南的经济发展作为了重要贡献。对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是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构建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专家评分法,对各项评价指标打分,并计算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结合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得出目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河南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为72.45,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并对当前河南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农业生态旅游意识淡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缺少政府资金扶持和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特色原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加强专业培训,打造专业队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力低碳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应对因碳排放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通过构建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低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科学规划低碳农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2005~2015年间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为基础,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并对河南省低碳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2005~2015年河南省碳排放量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化肥碳排放量最大,约占碳排放总量的70%;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低碳农业综合得分是2005年的1.6倍,其中农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增长最快,增长2.4倍;2011年前后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明显,2011年为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转型年份。[结论]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强调在开展农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和改变,最终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影响作为河南省低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资源投入,在今后低碳农业的发展中必须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循环和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体系并研判两者是否协调及协调状态对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至关重要。[方法]文章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HP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定量测度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 2006—2016年,农业现代化指数由0.215 4提升到0.781 6。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为中度耦合,处于拮抗阶段,这说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存在失衡。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协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5个阶段,两者的协调水平还较低。[结论]河南省应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提升农业供给能力,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程度,旨在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文章运用DEMATEL方法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准则层中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主导因素。指标层中,原因因素以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融资渠道3种因素对其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结果因素以农村转移就业人数、特色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施肥技术等比较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属于中等水平,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性为良好,社会服务体系、经营主体技术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效益均为中等水平。[结论]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社会服务体系贡献率相对较低,社会化和组织化水平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旧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短板,因此,提升以信息、金融为主的农业社会服务水平,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型论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根据农业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指标的打分值与指标权重值加权计算各类型农业资源价值指数并分析资源价值。[结果](1)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环境、气候天象、人文特色,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划分为地文农业旅游区、水文农业旅游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5个区域,各区域各有特色,差异性明显。(2)根据各区域资源价值指数分析看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大,其次是地文农业旅游区,然后是水文农业旅游区和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小。[结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旅游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五大发展区域中,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和地文农业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较大。黑龙江省可以持续开发建设这一类农业旅游项目,并根据季节性与地理环境特征着力打造冰雪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经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自己甚至是整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发,收集河南省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数据,并筛选得到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输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建立为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服务的DEA模型。[结果]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具体的角度上来说,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可实现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面上来说,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可推动该行业的整体规模。[结论]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打下了理论基础,推动了重点发展技术、提高投资效率和投入物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业是一个空间溢出显著的行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长期的过程。为科学评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方法]文章以2007—2016年时间序列河南省数据为样本,构建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法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0.53%。从发展阶段上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3个发展阶段。准则层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5个准则层变化取向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呈下降趋势,农业信息化程度、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从增长幅度看,农业信息化程度增幅最大,年均增长35%,其次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年均增幅2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6.67%,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幅9%。总体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