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个没有讲究论文标准格式的研究笔记,主要针对目前城市化热潮中的问题,提出城市化的"四大"集聚与流动、产业集聚瓶颈、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和城市圈关系、强化产业集聚的策略取向等观点.作者简介认为,城市化中的产业集聚瓶颈问题,值得城市经济学者、产业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和城市决策管理者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在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与外部性效应、比较优势带来的循环累积效应、多样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效应和增长极带来的扩散与辐射效应等方面形成的互动机理,并从二者的互动效应出发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在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与外部性效应、比较优势带来的循环累积效应、多样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效应和增长极带来的扩散与辐射效应等方面形成的互动机理,并从二者的互动效应出发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与城市化:理论及对甘肃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通过要素空间集聚功能和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市化,但非常态的工业化道路和分散的工业布局均可能使这一动力机制受阻,致使城市化和工业化不能协调发展.甘肃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结论,其扭曲的产业结构和"嵌入式"工业布局阻滞了人口非农化转换和城镇化集中,城市化和工业化处于低水平吻合状态.要打破这种状态,应以"就业"原则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产业转型,通过产业聚集促进人口集中.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别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开始纷纷借鉴沿海地区经验,通过引导部分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实现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建设。探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协调发展的内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者间存在的促进机制和反馈机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的关系,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产业集聚和城市空间集聚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协整检验、因果分析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05年的工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互动关系。工业集聚是影响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原因,而城市化进程对工业集聚的变动也有显著的影响。工业集聚加剧了人口的集聚,构成城市集聚的基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的规模越大,人口越多,集聚性越强,对周围地区的工业向心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外需环境的恶化,使中国开始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城市化作为新时期释放内需的重要手段,正在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利用厦门市1998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建设用地扩张三种视角探究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除人口集聚外,这些年来厦门市产业集聚和建设用地扩张都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受益,为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集聚了许多潜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极大地促进了人才资源的流通和优化配置;同时人才的集聚可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从而实现了集聚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二者互为关系互相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产业集聚度与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市场在二者活动中的联结作用;然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29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以及其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基于地区差异性实证检验各地区金融市场在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创新效率方面的推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越是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其产业创新效率越为明显,这一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反,进一步表明低效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推进次序,合理处理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者的关系,注重发展农村城镇化,并坚持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统筹规划、城乡互动、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旅游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旅游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旅游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以深圳华侨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茕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产业集聚理论设定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根据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料,做出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区域人均产出集聚指标、企业单位数集聚指标、企业总产值集聚指标都呈正相关系.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可以提高区域现有企业的产出,有利于产业的集聚;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企业或产业的集聚,从而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甘肃的经济增长,缩小东西部差距,最首要的任务不是大规模的硬件投资,而是要构建宽松的区域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为样本探讨了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进行协整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长期均衡关系;运用Chow检验,发现1994年、1995年和1998年、1999年前后由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的作用,产业集聚特征呈阶段性变化;对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运输成本、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均衡的重要因素,而且规模经济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综述创意产业概念,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路径,指出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两类主要影响因素:创意环境和创意资本.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二者对消费性创意产业和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影响机制,并从对投融资模式分析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改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经营环境、拓展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要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19(6):6-6,11,34,55
梁启华教授在《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年第10期显要位置上发表论文,题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与产业集聚”。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和技术转移与技术的关联性有关,并且与产业集聚形成互动。文章首先对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做了新的界定,然后在熊彼得(J.A.Schumpter)关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关系的观点、邓宁(John H.Dunning)的“三优势模式”理论以及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跨国公司技术关联性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理,对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的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的互动效应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并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对汕头市产业集聚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汕头市内部集聚经济、布局集聚经济和城市集聚经济都非常弱,其经济发展对粤东区域其他地市影响十分有限,尚难以担当粤东区域的龙头。为此,汕头市要积极促进产业集聚,构造个性化产业.创造创业氛围,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米娟 《全国商情》2008,(8):15-16
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我国制造业部门数据,检验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集聚对产业发展的不同影响,重点比较了该过程中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变化。结果发现,地方化经济在成长阶段及衰退阶段对产业发展起负向作用,在产业的成熟阶段起正向作用;城市化经济在产业的成长及衰退阶段均产生正效应,在成熟阶段对产业发展无显著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空间布局策略必须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一味地鼓励集聚并不总能获得好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产业空间集聚是指资源、要素、企业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环绕着某个或某些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产业空间集聚和扩散,同时存在于区域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之中.在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促使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趋向于往优势区域和优势区位集中,形成若干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地带等等.四川白酒产业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但是,川酒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带有很大的自发色彩,基本上是围绕一家或几家名酒,繁衍生长出众多中小酒厂.这样的产业布局虽然带有一定的产业集群色彩,但还处于自发的、初级的阶段.一方面,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产业区中甚至会出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显然,川酒的产业布局需要更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规划.川酒产业集群形成,将对其所在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