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现代世界的驱动器,但是化石能源储量是有限的。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的分析,按照目前已经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以及开采速度来计算,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1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为15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61.9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30年;煤炭剩余可采年限230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81年;铀剩余可采年限71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为50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化石能源中,煤炭和石油一直是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被环境问题所困扰,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炭,使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粉尘微粒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污染物不但会危害现代人的健康,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会使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未来后代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世界大势,我国生态环保国策特别是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倒逼,进一步促使能源监管模式由细化流程管理转为从供能源头上进行控管,这成为清洁能源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1.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我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选择 英国石油集团(BP)首席经济学家鲁尔透露,201 2年,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所有类型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长都低于历年均值,而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5%.根据预测,2000-2050年世界能源总需求将以2%的速度年递增,其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年递增5.2%,化石能源则逐年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增幅是化石能源的2.6倍.在本世纪内,所有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将逐步被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空间太阳能、风力发电、水电/潮汐/波浪发电、海洋与地热能源、生物质/沼气能源、肌肉能源、环境能源如震动能)取代.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中,能源安全不断地被世界各国列为首要问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近200年来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变"以煤为主"的战略思维,已经颁布了系列规划和政策,确保能源向天然气转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结构、环境质量、工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水平都将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这是我国从事可再生能源工作的同志们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几百年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两大社会问题。早在1981年,联合国就在非洲内罗毕召开了首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会。1992年,联合国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发展大会。  相似文献   

7.
加快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历史上煤炭和石油的发现及利用都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当前,人类可利用的能源仍然是以石油和煤炭为代表性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人类多年的掠夺式的开发,矿石能源的开采储量已经持续不了多少年,寻找新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已成为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来自欧洲和美国的11名科学家前不久发表文章,呼吁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他们指出,世界对石油、煤炭等化石类燃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在它是人类80%的能源来源。其后果是大气里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9.
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8-2011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增长依赖化石能源的投入,并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相对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广东省在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一种未来可持续能源——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 CO_2、粉尘、SO_2等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危害。而使用生物质能源,既可以不产生污染,资源又可再生,同时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据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预  相似文献   

11.
张宝生 《科学决策》2005,(12):53-55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一次能源的主体。当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是石油,天然气是最具新强成长力的能源,而煤炭则作为有清洁使用条件的必要能源成分。中国的能源资源有其特殊性,其资源结构恰恰与这种优势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相背离,因而进行中国能源结构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到目前为止,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它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化石能源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资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日益显著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寻求新的、可持续使用的、不危害环境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是其中可选择的能源之一。在地球上,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又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污染。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1997,(4):31-31
人类一经出现,就和燃料分不开。18世纪以前,人类的能源基本上以木材为主,18世纪以后,由于蒸汽机的使用,煤炭代替了木材。内燃机的出现,又使石油进入社会。然而,这些燃料都有其致命的弱点:一是污染环境,如酸雨.大气及海洋污染.温室效应等,都日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二是储量有限,据科学家估算,目前世界上的钻井石油将在60年内采完,煤炭还能用300年。因此,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新能源。现在水能、风能、工热、核能等清洁燃料已被人类所用,但因受条件限制,这些能源都无法替代煤炭和石油。因此,发展新能源技术.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大家感觉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会大幅度地降下来,但事实并非如此。2013年10月,在韩国大丘召开的第22届世界能源大会上,世界能源理事会发布了《世界能源远景:2050年的能源构想》,指出到2050年,化石能源仍将是最主要的能源形式,煤炭还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情况更是如此,国家能源局组织咨询专家讨论以后认为:煤的转化利用符合我国国情,是保证油气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能源,要有百年打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紧张已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迄今为止,人类在自身发展尤其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一直把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品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地球经过亿万年演进累积的这些能源,支撑了人类由原始走向现代的需求。但地球所蕴藏的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不能想象没有了能源,世界将会怎样。在能源的利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变革:一次是以煤炭代替柴油的能源变革,促进了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一次是以石油能源大规模使用为代表的能源变革,带动了内燃机、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等新兴工业的革命,在石油的大规模开发中还带动了另一种能源天然气的发展。正是这两次能源变  相似文献   

17.
风能发电: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艳 《沪港经济》2010,(3):40-41
当前,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已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化石燃料有限储量减少的双重危机,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能又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能源。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开发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短缺的中国     
众所周知,近十年随着我国经济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能源严重短缺的现象越来越。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  相似文献   

20.
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未来新型洁净能源的紧迫性 能源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故有"煤炭是工业粮食,石油是工业血液"之称.能源工业发展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劣.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能源短缺的压力.世界能源供给以化石能源为主即不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