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导致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关注的确认条件有哪些?对本将对其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大小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3.
魏佳 《现代商业》2014,(15):244-245
与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特殊情况下除外;而与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特殊情况下除外。本文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所得税》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的产生均来源于暂时性差异。前者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后者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文从便于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角度,拟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6.
一、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7.
张毅 《现代商业》2014,(11):234-235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财务报表出发,通过比较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相关法律的确定的计税依据,对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分别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每一会计时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周正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7):202-20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9.
一、新准则中需要明确的概念 (一)计税基础。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列支不需要缴税的总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相似文献   

10.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内涵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主要是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而递延所得税费用则主要是会计的核算,由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需要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准确理解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含义,对正确进行所得说的会计核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需要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准确理解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含义,对正确进行所得说的会计核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变化较大.新的准则要求企业全面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暂时性差异,并确认、计量递延所得税.新准则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的差异分别确认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该规定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先比较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认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实践中,如果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据以确认与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6.
在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相对独立的形势下,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逐渐增大。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按其性质可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原因:服务目标不同,原则的不同,计量基础不同,确定程序、计算方法不同。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在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费用与税法扣除项目在确认范围上存在差异。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明确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处理方法,以简化税款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费用进行核算,引入暂时性差异(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最终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分项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在报表中的资产与负债项目。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在所得税的核算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此法下新增加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含义有必要进行解读,毕竟它们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与负债还是有所差别,这对于理解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重点对递延所得税(净)资产反映提供的信息作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8.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它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相比,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化:1.新准则规定,企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废止了应付税款法。2.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概念;把原来的“时间性差异”改称为“暂时性差异”,并将暂时性差异界定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其对未来期间所得税影响,划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相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计税基础,《准则》第5条将其定义为…  相似文献   

19.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目的和原则不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和必要的分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计算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纳税人在会计核算时应遵从会计核算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应以税法为准,纳税人应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三、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企业在申报一定时期的所得税时,是以所得税法规定的资产、负债计量金额为基础,计算出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和利得、应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相关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以及相关损失.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确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因此,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