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清末的两次制度变迁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而指出杨小凯教授以"洋务运动"为案例,对"为什么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分析的偏颇.本文通过对私人自由企业进行第二次制度变迁失败原因的探寻,揭示了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外资经济对清末中国经济的控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资经济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预算制度,自产生以后,经历了多次变迁。透视变迁历史过程,可以得到许多教益,开拓现今预算制度的改革思路。一、中国预算制度产生的时代中国预算制度产生于何时?财政理论界的看法不一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夏代论。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志民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2):63-66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中所存在的制度缺陷造成了证券市场运行的扭曲,减弱了信息机制与价格机制对资源的引导与配置能力,由此造成证券市场的低效率。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功效及原因作出全面分析,从深层次上揭示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客观逻辑和现实政策逻辑,进而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以中国、前苏联及东欧为代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表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如市场机制作用有限,市场封锁及残缺,市场发育不平衡及市场主体缺位,秩序混乱等特殊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规制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嫚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1):19-22
规制问题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正式理论起源于19世纪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铁路运输产业的研究。本对规制制度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提供了对规制制度变迁的较为完整的描述。规制制度变迁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通过对国外规制理论与实践的介绍,以期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及某些传统自然垄断部门的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汇率制度改革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制度及其形成机制如何知适应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货币管理当局非常重视和经常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汇率制度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通过阐述马来西亚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政府的应对措施和汇率制度变革的轨迹.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应该说,马来西亚近年来汇率制度的调整基本上是成功的,其经验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农业改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必须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使用才能降低变迁成本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长期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强制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应选择回应性的、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地方政府参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解决急需的强制性制度需求,使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创立了制度变迁理论,他提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来源于技术进步,制度能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调动生产积极性,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本文拟从这一理论与方法出发,对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需求和改革条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光俊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13(1):3-7
中国的财政改革经历了一个"统-分-统"的怪圈,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制度化的分权道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显著区别于先前诸如财政分成和财政包干的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对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予以界定。但是非规范的财政分权制度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留下了很大的博弈空间,导致其行为异化,在制度变迁中也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及制度供给的缺失,因此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应从多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智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3):54-58
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在探讨该该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该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动态发展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益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性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相互兼容的,因而这种制度变迁具有很高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3.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立法进程作为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的一个案例,本文从中国农耕社会的习俗、双重制度规则、传统价值观念和放任的小农经济等方面剖析我国制度变迁渐进性特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制度与文化的渊源关系出发,论证了正式制度变迁受到的惯例、习俗和价值观念这些非正式制度限制,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不同国度和民族制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孙敏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2):11-15
制度改革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改革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力量对比。在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变迁中涉及的相关利益集团主要有消费者集团、制药企业集团、规制者集团。负责监管药品安全的部门和制药企业是旧药品安全规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它们会采取行动抵制新的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安排。作为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创新原动力的国家,应该根据实际适时地、主动地推进制度变迁,以满足制度的需求,解决制度缺口。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也有一个生存、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在研究了合作经济及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存条件、制度变迁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程启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1):1-4
虽然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树立了其理论自信,但是对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制度变迁却一直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而马克思生产关系的所有制理论不宜担当此任务,但他的生产关系依赖理论,由于研究的是人们的交往与合作关系及其秩序问题而与现代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相契合。所以,以生产关系依赖理论为范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可为中国制度变革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今天,非营利组织无疑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当然,这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又必然受到特定环境下的制度的影响。因此,制度就构成了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鉴于此,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逻辑演变,有助于从宏观上理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走向,进而为公共政策实践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陆晓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6):74-78,111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诱致性因素还无法获得足够的作用空间,在特殊的制度供给体制下,真正的政府会计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审计作为政府会计改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的前行。 相似文献
19.
王克群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0-15
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过程。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历程的回顾,探析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反思改革的不足,指出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20.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不断壮大,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发现其兴起源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正规金融制度失衡。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有益的补充,政府应该加强对其引导和保护,使其与正规金融在合理配置农村的经济与金融资源中共同发挥作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