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金融机构间网络关联性越来越强,风险很容易在机构之间溢出,因此有效识别并分析系统性风险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步骤.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45家金融机构的所有日数据,采用Diebold信息溢出网络分析机构间CoVaR的溢出特征,结果发现:第一,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非常紧密,静态和动态总溢出值分别高达71.41和86.78,且银行业是最主要的风险溢出源,而证券业的净溢出值会在风险爆发时显著增加;第二,分行业来看,证券业内部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更为紧密,其次为银行业,保险业最小,规模适中的银行机构和规模较大的证券机构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力更大.因此,应建立金融防火墙防止金融风险在不同行业间的迅速扩散,并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并加强对系统性重要机构的识别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0年1月到2016年5月的金融行业指数测度中国金融市场行业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测算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中国金融防火墙制度对防范金融市场的风险外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突发性事件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时,金融防火墙制度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中国金融防火墙制度在监管性防火墙方面应做如下改进:建立基于混业经营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在自律性防火墙方面应做如下改进:加大对信息流动的监控力度;加强对授信业务的限制;强化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完善人事任命制度.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压力的测试逐渐从基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向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转变,具体表现为压力测试模型融合了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主要采用的还是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反映出监管当局希望通过控制银行业的经营行为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与传染,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渐上升的监管思路与过程。应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是互为补充的,也具有其局限性;要基于中国国情完善压力场景的设计,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设计有效的压力测试模型,进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通过隐匿信贷资产规避微观审慎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在理论上能够防止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搜集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构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指标及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变动刻画其监管套利行为。首先,分析了微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宏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规避监管,但针对同业业务的资金拆出方和资金拆入方的政策效果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展现无遗,因此,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控制杠杆率、解决流动性错配、提取适时拨备等。中国应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强国内宏观层面的协调机制,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性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2008-2019年中国5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网络,从微观层面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其不仅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而且会加重金融机构自身的脆弱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证券、房地产和金融控股四类部门风险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较快上升时期,银行、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入效应,而金融控股部门则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出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收益水平较低的个体机构以及在经济环境不景气和政策环境不稳定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都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最终目标,监管当局应重点关注系统性风险来源的两个方面:时间维度的顺周期效应和空间维度的传染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与防范已成为监管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分别从系统风险形成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展开探讨,并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处置措施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8.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文章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的梳理,对金融监管机构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融资性担保行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提出统筹考虑金融市场及经济周期发展变化趋势,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新模式及加强对行业内重要性机构的监管等观点,对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有效监管,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金融集团是由若干公司实体通过所有权形式联合组成的集团,主要提供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服务.2008年底,香港金管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香港注册商业银行的集团式监管办法英文草案,征求业界意见.本文在翻译了香港金管局正在征求意见的英文版集团式监管指引的基础上,介绍了金管局对三种不同金融集团架构所采取的监管模式,提出了对我们的启示:(1)次贷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金融集团监管的重要性,而且我国的发展现状也对加强金融集团监管提出了迫切的需求;(2)与银监会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相比,香港金管局的<商业银行集团式监管办法>更注重从整个金融集团整体角度进行综合监管;(3)在对单个金融机构独立审慎监管和对金融机构与其所在金融集团关系的审慎监管的基础上,突出对金融集团的整体审慎监管,避免银行集团的风险传染和风险蔓延;(4)各金融监管机构应在按照业务进行"主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集团公司的协同监管;(5)人民银行应发挥在"一行三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各金融监管部门对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和跨市场的金融产品监管上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1.
国际上普遍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我国的银行体系还具有很大的脆弱性,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竞争势必更加激烈,面临的风险也会逐步加大。如果不加以监管而任其发展,金融系统性风险会不断积累。最终很可能酿成危机。然而。能够有效识别并科学测度系统性风险,是监管当局进行科学应对的重要前提.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原理和主要的度量方法上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发展是伴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并非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新生儿。文章从宏观审慎监管对现有的理论的挑战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外部性视角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然性,并从金融体系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的视角讨论了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然性,以期为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速实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基于金融科技的“赋能”效应和“挤出”效应,考察了宏观审慎监管下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整体上能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但贷款结构调整、银行竞争程度分别在金融科技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过程中发挥着竞争性的间接作用,此外,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科技“赋能”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金融科技“挤出”效应有反向调节作用。研究从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视角出发,为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和监管部门制定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探讨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风险性对全面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ARMA-GARCH族-CoVaR模型测度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互联网金融自身风险价值较低,与银行业存在着正向、非对称的双向风险传递,且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要远远大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值.就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风险对于整个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不高.未来监管部门应当给予互联网金融宽松的发展环境,出台适当性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向普惠方向发展,从机构监管拓展为功能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时有效地防范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完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制度框架,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健的重要举措。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重在明晰宏观审慎的主要监管主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框架、制定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特别是要注重处理好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6.
借鉴Adrian和Brunnermeier的方法,同时考虑到了金融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提出了应用GARCH-Copula-CoVar的方法来测度了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边际风险贡献,研究发现,规模大的银行其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而对于那些中小银行,它们的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在考虑了单个银行的风险溢出条件下,系统性风险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容易带来更大的风险溢出。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行为动机及系统风险进行理论推演证明:商业银行具有开展混业经营的动机;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存在使银行业系统风险增加的可能.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在表现出强烈的混业经营发展意愿,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间接效应为负,充分证明了当前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所蕴藏的风险;而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净效应为负的结果表明,虽然商业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努力开展混业经营,但是这一结果反映出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很有可能引发系统风险;商业银行从自身收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的混业经营行为与由此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新巴塞尔协议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主要是机构监管模式的失效和微观审理监管理念的不足。在金融创新背景下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已不再适应有效监管的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理念也无法有效地防范系统风险的爆发,建立功能监管模式、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是防范系统风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政策制定者需要超越单纯的微观金融监管制度,即应适时采用宏观审慎政策。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除了遏制系统性风险与金融体系内在亲周期性之外,还应关注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但目前理论界对工具有效性的评价明显不足。未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重点应定位于有利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相关问题方面,突出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高度关联性,使得房地产业风险极易通过信贷渠道传染到银行业,进而可能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DCC-GARCH-CoVaR模型测度中国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并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房地产业风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过程。研究发现:由于银行持有较高比例的房地产信贷敞口,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减弱房地产业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化解房地产业自身风险问题,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降低房地产业和银行业风险共生性、提高房地产企业风险抵抗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