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近30年来的发展,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三大主要矛盾。并以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作为主导,浅析了羁绊农业迅速发展的一系列因素与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应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与积极建立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大方面,调整农业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作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向.我们安陆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型县市,多年来一直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城乡统筹的办法抓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全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并已初步构建了畜牧、林业、优质稻三大产业化经营格局.当前,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大龙头带动大基地,大产业促进大发展"文章,努力实现三大产业兴安陆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业经济以良好的底蕴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受关注的内容。自古以来,中国便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农村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因。在新常态下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刻不容缓。在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适应新常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将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中,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所走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虽然在社会发展中不再是主流,但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人口占到了八亿多,它的发展仍然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文章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认为在农村实施了三大战略性改革举措、取得了六大发展成果;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线,实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积极应对和努力克服三大不利影响,辽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009年,全省农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和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特大伏旱灾害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三大不利影响,以"稳粮食、调结构、强基础、保增收"为重点,紧紧匍绕"4115工程",强化指导,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企业带农、惠农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相对下降。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质量和效益。应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基于此,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为切入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的开发,首先应该是农业经济理论的开发;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须改变农村经济科学的落后状况.《农业经济问题》作为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权威性学术理论刊物,在创刊至今的十年中,为开发农业经济理论、探索农村发展规律、指导农村社会实践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八五”以来,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措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通过分析当前农业产业化基本形势,找出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11.
以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优质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使中国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时代,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轨道。但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中国经济需求的增长。为了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加大农业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大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制定有效的农业金融改革政策是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WTO与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有利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改革以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加入WTO是这一趋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之时正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这个新阶段的几个特点与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市场机制的失灵…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笔者认为现在应明确提出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乡镇企业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坚持“三大战略”举措一起抓,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一、“三大战略”举措一起抓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三大战略”举措一起抓不仅可以使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迎刃而解,而且可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社会持续…  相似文献   

14.
论保护农业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三大目标之一.在阐述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重视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我国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今年,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变化。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与粮食并列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三大骨干”产业的果业与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棚栽业也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看“待三农”问题,最容易走的两个极端是估计不足和过分渲染。从事“三农”工作,最怕的两件事是找不准方向和抓不住重点“。三大战略、九大行动”从不同的层面回答了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认识和实践问题。就整体而言“,转变”的重点是思维“,拓展”的重点是空间,"提升"的重点是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九大行动”的实施,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确切的战略基点,也“为三大战略”的实施打造了具体的操作平台。各行动的中长期目标效果虽然相互有很大甚至完全交叠,但其操作层面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分别可归结于食物与农产品安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三大战略、九大行动”勾画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未来走向的路线图,在启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继承与发展、软件与硬件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世纪尤其是中国入世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农民增收及其途径,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依存关系,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指出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可以说 ,要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关键在农村。虽然农民收入在 2 0 0 2年继续保持恢复性的增长 ,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城乡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则更大 ,对农村形势不能过于乐观。一、三大制约因素经济全球化 ,在一定程度上讲 ,意味着资源在全球的重新配置 ,但在这一进程中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三大主要资源 (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的利用都受到制约 ,尚不能实现优化配置 ,从而直接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9.
唐勇 《农业经济》2012,(4):22-2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现代化的农业道路还没用完全的普及,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还占主导.因此,对于发展农业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同时,中央推出了很多的惠农政策,大力扶植农业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SARD上的主要分歧。并从的具体研究与实践出发,总结出SARD的核心与实质是生产持性、经济持续性与资源生态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运用FAO提出的SARD三大目标及3个持续性的理论,对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持性进行评价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可持续的,但持发展的因素在弱化,非持续发展的因素在强化,目前正处于能否持续发展的转折关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