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成为科技发展趋势的今天,跨国、跨区域的科技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科技资源全球配置和科技人员跨国流动越来越普遍,研发规模向着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国际化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行之路.世界科技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世界科技前沿酝酿重大突破,为后发国家带来非常好的机遇.科技正在解决全球重大问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新药疫苗应对全球性传染病等.面对全球重大问题,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例如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研究等,都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新兴国家科技实力快速提升,使得亚洲十国和地区在专利占市场份额等方面发生变化,世界科技强国开始在新兴国家兴起,创造了众多和其他国家地区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题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因此,科技强国的建设除了科研工作者创新科研的支撑,更离不开创新企业产业化过程的经济推动。  相似文献   

3.
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近年来,上海张江高新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自主创新步履铿锵,建设世界一流高新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已经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相似文献   

4.
姜江 《开放导报》2021,(3):48-5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持续向纵深推进,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境,全球科技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按照"改革先行、开放创新、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的方针部署,把握好方向和重点,推动科技成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全球领导团队组织(global leader team)的研究表明.建设未来世界之都就是建设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之都.世界各国都在竞相争取成为未来的世界之都;与此同时,世界科技园区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Science Park)的专家则认为.科技园区是各国进军未来世界之都的最有竞争实力的主体。因此,未来世界之都的建设给全球科技园区发展带来了进入区域化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3,(5):51-53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未来20年,要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针对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历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二次科技革命,分别成就了英美两大世界经济霸主.如今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催生绿色环保、绿色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全球产业界新的科技革命已然成为一大趋势.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提出"绿色新政、绿色经济",以此来制定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王春晖 《发展》2005,(11):49-50
科技翻译工作者在科技信息的开发、利用和传播方面的作用已广泛得到认可.企业科技翻译工作既是译员又是情报员.他们可依靠自己的外语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搜集整理国际上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因此,科技翻译工作者的存在不但是国家科技技术事业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时代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围绕国务院批复的全新战略目标,"1+6"先行先试政策、系列重大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在先行先试、改革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辐射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国家自主创新龙头与战略性产业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关村与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未来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1.
当前"知识经济"已经与"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一起成为有关21世纪预测中共识程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问题,对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创新强省作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之一,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一  相似文献   

13.
全球领导团队组织(global leader team)的研究表明,建设未来世界之都就是建设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之都,世界各国都在竞相争取成为未来的世界之都;与此同时,世界科技园区协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8日,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在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举行。峰会现场,来自全球网络领域著名专家,国际顶尖大学领军人物,全球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巨头高峰论"道",聚焦"云时代"下,已经成为世界网络大国的中国,是如何推动通信传统业务转向未来网络技术下的创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是常州高新区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军,建成"两个率先"先行区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常州高新区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高新区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一)转型升级是顺应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大,主要发达国家、地区正在加快转变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  相似文献   

16.
潘岳 《开放导报》2002,(8):18-19
中国加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凡是扮演过"世界工厂"角色的国家,如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都有着三个明显的基本特征:一是能够在全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二是能够掌握和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并能够领导全球市场潮流,三是能够在国内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这些特征的形成过程,就是各国发挥其比较优势以建立"世界工厂"的过程.能否发挥比较优势,即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世界体育用品业联盟与科技消费品顾问公司以全球21个国家,100多家体育用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对象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品牌知名度、全球制造及行销、迅速反应及准时交货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未来体育用品供需发展的十大趋势是: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指数级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社会变革.可以说,科技突破的速度和新技术产业化的程度,决定着国家的创造力,进而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由全球大国全面走向世界强国的关键期,如何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高目标、前瞻性地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进行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和精准施策,使中国在开路超车的新赛事中崛起,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事要事.为全局计,为长远计,需要我们瞄准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性技术突破,让中国成为政策与市场聚焦的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资源富集地""政策洼地"和"制度高地".  相似文献   

19.
特区·动态     
<正>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落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雄安新区,其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于4月21日晚正式发布。这份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处处透露雄安新区将被打造成一座"未来之城"。《纲要》提出要发展高端新产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  相似文献   

20.
陈宇 《新财经》2002,(9):66-69
3月28日,柯达在中国推出了2002年最新数码相机DX4900,该款数码相机曾被世界知名科技杂志《科技新时代》评选为2001年"全球最佳科技成果奖",是世界上第一款像素达到400万的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