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凌 《生产力研究》2012,(2):229-230
过去几年里,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刮起了一股山寨之风。"山寨"产品引申为利用自身技术条件和经济力量,模仿、整合、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而生产出来的质量不错、价格低廉的产品。文章通过建立一个经济模型对此进行分析:对品牌厂商而言,尽可能的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争取高端客户,获得更大的利润是最优选择;而对山寨厂商而言,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企业生产不出来高质量的产品,依靠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是现实选择。从博弈竞争的角度考虑,山寨厂商的质量选择是受限制的,也就是山寨厂商和品牌厂商间在产品质量上既要保持一定距离,但也不能差别太大,4/7位置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颠覆性创新、创新扩散、创新模糊前端等相关理论,从全流程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包括颠覆性创意产生、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侵蚀非主流市场、占据主流市场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并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选取液晶电视机和山寨手机作为高端和低端两个颠覆性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验证性分析,构建具体的高端与低端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颠覆性创新、创新扩散、创新模糊前端等相关理论,从全流程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包括颠覆性创意产生、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侵蚀非主流市场、占据主流市场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并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选取液晶电视机和山寨手机作为高端和低端两个颠覆性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验证性分析,构建具体的高端与低端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
2007,是中国本土汽车新的起跑年,也是告别年,更是兴奋与阵痛的双重感受年. 第三波自主品牌轿车浪潮澎湃而至.长城、江淮、江铃……无不选在2007年宣布进入轿车领域,那些曾经以制造皮卡、重卡见长的企业,决定就此转型.他们甚至不再拘泥于本土轿车前辈们从低端切人市场、以价格取胜的老拳术,开始用品质和底蕴进行品牌营销的新起跑.  相似文献   

5.
郄永忠  肖晨 《经济导刊》2004,(10):72-78
“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是对中国机床工具市场现状的描述。秦川机床机通过收购国外强手,拿来了核心技术,实现了发展高端技术、占有高端市场、获得高端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桃红 《生产力研究》2012,(5):170-171,178
文章以女性护肤品为例,通过模糊聚类综合评价和分析,划分了我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三大细分市场,即国货崇尚族、国货中立族和国货淡漠族,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对策认为:低端国产品牌应低价渗透并运用公共关系扩大影响力,保持并提高"国货崇尚族"的忠诚度;中档本土品牌传播通过对比诉求优良的品质,引导和建立"国货中立族"的消费信心;高端的国产品牌依托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从长远战略上转变和培育"国货淡漠族"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梦想 ,而且 ,私人购车已逐渐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巨大的轿车市场让国内外的汽车厂商垂延三尺 ,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商出现在大众面前。为了在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之前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我国必须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着手努力 ,共同促成轿车进入消费者家庭 ,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培育起国内汽车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大米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据了中国大量高端市场,在中国大米市场上,外国大米品牌形象明显要优于中国大米品牌。中国大米企业的品牌意识仍十分薄弱,而且缺乏理论基础,因此对大米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贝尔模型构建了三维度22因素的大米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丰富了大米品牌形象理论,为提升中国大米品牌形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细数近几年中国家电市场上的洋品牌换帅,最频繁的非伊莱克斯莫属,从亏损6000万后请来刘小明到白桦志,再到空降的唐佳敦,到今天的薛佳玲,三年时间五易其帅,从中折射出伊莱克斯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无奈和失落。这家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品牌在华十年,似乎走的每一步都那么踉跄和拘谨,连年亏损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欧洲品牌至今没有找到一条走出中国家电市场高端迷雾的道路。近段时间坊间热论的伊莱克斯在中国高端努力的失败,笔者认为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是伊莱克斯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高端失败而是低端失败,因为伊莱克斯在中国市场就一直没有走过高端。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中国企业以低成本优势被动嵌入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获得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囿于GVC低端的困境。为此,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战略下,中国企业可乘势构建自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利用全球智慧资源的同时,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