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庐隐创作的一系列日记书信体小说,展现了现代文明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在20世纪初期知识女性身上所体现的生命意义。庐隐以其多舛的人生经历为创作素材,把她对社会的观察、人生的体悟、人生意义的探寻巧妙地转化到小说人物身上,真实描摹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女性奋斗历程,展现了小说主人公热情而坚定的人生探索与追求,并将其情感寄托皈依哲思,跨越时空界限,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永恒的悲哀主题。  相似文献   

2.
庐隐,作为“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远远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文体,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透镜,对于我们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以及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庐隐小说的创作风格,从她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中概括出她在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庐隐的创作生涯只有十三四年,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她的小说创作风格分别是:前期以《海滨故人》为例,特点是悲哀;中期以《曼丽》为代表,特点是深沉;后期以《火焰》为例,特点是热情。  相似文献   

3.
女性应以什么身份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女性的人生价值、意义在哪里?本文通过女作家庐隐、张洁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描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数码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了"视觉读图时代",各种"图像符号"将我们包围并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这场"视觉狂欢的浪潮"中,女性形象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当其冲地走在了视觉时尚的前沿。视觉图像下的女性形象已日益变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和视觉快餐,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女性形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意味和社会观念又反映着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期待和价值判断。本文试谈一下视觉读图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何娟 《现代经济》2015,(1):51-54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员工正在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智联招聘展开的"80后"职场生态调研显示,40.5%的80年~84年人已经开始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其中16.3%的人已经担任了中层管理岗位。女性"80后"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女性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特点,女性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针对"80后"女性中层管理者的特征,对"80后"女性中层管理者工作压力的分析,探讨了职业女性工作压力来源,并从个人、组织、社会层面提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们由于性格、观念、时代、追求的不同,故有光辉、平凡和平庸的人生之分。企业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分子,但由于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工作不同,因而他们对人生价值有其特有的体验和理解。在我们的奋斗过程和人生经历中,每一个起步,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酸甜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张爱玲,是一个以文字"悦人"的独特女性.她以游戏的方式,给于作品中的人物看似平常,实则极富内涵的名字,从而传达出女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之席卷而来,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即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微时代"这个新名词似乎预示着这个时代的日新月异,以其传统方式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在这个新兴词汇的面前,显然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成为目前亟需探讨的方向。文章力图从微观视角以"微时代"为现实背景,以当下盛行的传播媒介为载体,通过讨论文化面向问题以及对事实个案的分析,来探讨"微时代"下的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微文化"这个浓缩词。  相似文献   

9.
庐隐作为“五四”时期能够注目革命性的社会题材的第一位女性作家,注重在自身以外的广大的社会生活中寻找题材,其早期作品针对社会的积弊和现实的黑暗,提出了尖锐的社会问题,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力改变现实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文坛上,萧红是一位极具特色的天才作家。她短暂而苦难的一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正是凭借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作家认真地观照自己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生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整个人类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具有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福柯认为,话语是社会中权力关系的产物。正是在不同的潜在时代场域里,带来了萧红、张洁、铁凝女性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到女性“精神主体建构”,直至女性“生命主体建构”,体现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不断确立完善的历史过程.也透视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社会运动中“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以时代思潮为切入点,考察比较三位女作家创作,究其深层意义远远超出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作家着眼于以黑人女性为代表的真实生存状况,体察着人性与人生,书写着人生苦难,勾画着弱小群体在恶劣环境下的求生欲望以及对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顽强追求。他们的文学书写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道德和精神的高度尊重,表达了作家们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女性创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构建新型家庭关系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时代女性创业呈现出共享性、虚拟性和国际性等特征。女性在享受数字经济时代优越的经济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网民红利的同时,仍面临着性别文化偏见、社会融资困难及工作与家庭矛盾等一系列困境。用好数字科技、强化政策支持、促进社会多元助力等是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女性创业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作家铁凝,塑造了许多个性特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她笔下女性形象随之发生嬗变。铁凝由对女性生命意义的诗意书写,到对现代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打开了女性自审的新领域,继而对人类自身的困境进行更深广的思考和关怀。她的文风也从审美到审丑,后逐渐趋于温婉平和。铁凝小说为我们解读女性丰富的人生,品味女性生命的厚度拓展了广阔的时空。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注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子,也是时时处在风口浪尖的人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企业家往往在时代发展的第一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6.
陈学昭的代表作《工作着是美丽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塑造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女性的典范,对进步男性人性中残留旧毒的批判,对女性友谊认识中的超前意识及其自我批判,构筑起了她文学创作和对社会认识的思想高度。世界妇女文学可望在这里找到佐证。《工作着是美丽的》下卷中的故事隐喻与叙事策略,于今重谈,会开启我们对历史思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出现的"绿光"是人人都在热衷追逐的美国梦的象征,它是一种梦幻,也是一种欲望,而对盖茨比来说,则是一种信念——期待与昔日恋人黛西重温旧梦的执著,认定爱情坚贞不渝的天真。而他忽略了,他所坚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令人神魂颠倒的像一个在半空飘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美国梦"之上的。虽然有着无数追寻着相同"美国梦"的同类,但是却各自自私着、贪婪着、孤独着。这将注定了在这个狂乱的时代里,他只是个孤独的"寻梦人"。而这正是盖茨比悲剧人生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小说《金色笔记》是莱辛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品。该书以独特的叙述结构、细腻的心理描写、多样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安娜及好友莫莉的生活经历和事业追求,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觉醒。本文从小说女主人公安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社会中"自由女性"在事业、政治理想、爱情等方面的困惑和焦虑,探究了现代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镇女性的就业模式是"去性别化"的,该模式导致女性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识;市场机制迫切呼唤更加灵活、弹性和多样化的女性就业模式与之适应。"性别化"的就业模式满足机会均等原则,对促进我国女性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应建立一系列与新的就业模式配套的,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引导性而非约束性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政策,积极帮助女性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模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李健吾是现代少数几位才华出众的戏剧家之一,他的喜剧作品更是风格独具.这是由于作家对主体内在因素的张扬,对人性的肯定和关照,以及作家早期特殊的人生经历、受到相对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拒绝,使他在创作包括喜剧在内的许多作品中都潜藏着一个游子思乡的意象,回荡着"回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