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新闻     
备受国内外业界关注的中国联通CDMA系统设备采购发标日前在京举行。国内12家著名通信设备生产厂家被选入围。 中国联通CDMA系统设备的招标工作是在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下进行的。参与招标的12个厂家都经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本次招标方案贯彻了国家“技贸结合,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对民族产业的大力扶持,同时也体现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2.
今年元月8日,中国联通CDMA公众移动网正式开通,中国联通成为第一家同时大规模经营CDMA与GSM的运营公司。那么中国联通如何避免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如何使替代性较强的青苹果、红苹果(笔者将CDMA、GSM分别比喻为青苹果、红苹果)同时卖出去,人们正拭目以待。在当前CDMA发展中,中国联通既遇到了终端供应问题、网络建设问题、市场营销问题,更遇到了互联互通问题,本文从市场营销角度就CDMA与GSM两网并营作一些粗浅探讨。有了GSM,为什么还要建设CDMA?中国联通自1994年以来,一直把移动通信作为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CDMA"作为电信业界的热门关键词之一,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热切企盼的目光.2002年元旦前夕,王建宙总裁在中国联通"CDMA之夜"招待会上欣喜地宣布;"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网一期工程如期建成,并于2001年12月31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运营."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昌、海口等七个城市的CDMA 1x商用试验网也宣告建成.  相似文献   

4.
金鹏集团是国内主要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之一,仅CDMA系统即占中国联通CDMA总建设规模的10%。在近期的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金鹏集团中标广东、广西、山西、江西、甘肃等五个省份,建设容量比一期项目增长了41.96%.合同总金额达13.13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超过了中国联通G网二期预计建设规模的10%。金鹏集团采用基于CDMA2000的网络支撑平台,能够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5月15日,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联通CDMA系统招标项目终于尘埃落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合同签字仪式使中标CDMA项目的10家厂商各得其所。上海贝尔赢得中国联通CDMA 11个重要省市的合同,合同总额为1.57亿美元,其中交换类产品占中国联通此次招标总额的30%。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2006,(1):75-75
12月19日.中国联通与国美电器签署全国性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从即日起.中国联通将在全国120个城市.400多个国美电器卖场建设联通合作营业厅.销售CDMA手机。  相似文献   

7.
备受国内外业界关注的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工作日前结束,全部中标厂商已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这次CDMA系统设备的招标工作是在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下进行的,参与招标的企业都经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本次招标严格按  相似文献   

8.
要闻回放     
133CDMA网正式移交中国联通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在经历几个月的清产核资后,原山部队所有的133CDMA移动通信网络近日正式移交中国联通公司。133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采用CDMA即码分多址技术。这个网络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五省市开通,已投入使用的容量为75万户,用户约55万户。此外,这个移动通信网络还包括了部分AMPS和D-AMPS的设备,这次也一并移交中国联通公司。据了解,经国家有关部门的同意,原分配给部队的2×10M蜂窝移动通信频率和移动电话号码等资源也随部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及用户一并划转给中国联通公司,由中国联通公司行使建设、运营和管理权。中国联通公司发言人指出,133移动通信网络移交给中国联通后,将为公司增加宝贵的频率资源。我国规定CDMA移动通信网络由中国联通统一建设和经营,有利于提高中国联  相似文献   

9.
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建设终于拉开帷幕.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联通公司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中国联通将建成覆盖全国200个以上重要城市、网络规模达1330万户的CDMA网络,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CDMA网络.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杨贤足表示,联通要以发展CDMA的优异成绩向国家、股民和所有关心支持联通发展的人士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0.
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是由三家较小的通信公司KDD、DDI和IDO公司合并而来。KDDI在1998年起开始花巨资建设第1代CDMA网络.历经三年的建设,现已覆盖日本全境,拥有1000多万CDMA用户。这与中国联通在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1.
随着CDMA网络的建设不断深入,CDMA网移动通信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联通广东省一期的网络建设已经结束并完成了全省大部分地区的覆盖,二期CDMA网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一期CDMA网络建设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直放站,如无线同频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移  相似文献   

12.
《当代通信》2004,(13):38-38
2004年5月5日,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突破1亿。2003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CDMA用户数突破1900 万,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 12月1日,中国联通GSM用户数突破7000万。 7月1日,中国联通互动视界、掌中宽带、彩e 业务正式进入商用。 5月13日,中国联通CDMA用户总数突破1000万。 1月10日,NBA明星、“小巨人”姚明正式签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业》2008,(7):81-81
自6月2日发出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重组公告以来,中国联通已就CDMA网络出售和与中国网通合并的相关事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上市公司的合并、中国联通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网络和业务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内外要闻     
全国最大寻呼公司并入中国联通 从刚刚结束的中国联通内部会议上获悉:信息产业部已经决定将原属电信行列,中国最大的国信寻呼整体并入中国联通,原在京、沪、穗、西安运行的长城CDMA网也整体并入中国联通,投资20亿元发展联通IP电话,6月份正式开通,同时中国联通也获得公用互联网经营权,将介入数据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 5月5日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突破1亿,其中GSM用户数达到7747万户,CDMA用户数达到2256万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总数名列世界第三,其中CDMA用户总数名列世界第二。 5月9日 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指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在北京举行。奚国华副部长、李雪莹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由中国联通和北京国通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交通新时空 GPS 车辆监控系统”在广西南宁通过专家组评审鉴定。中国联通宣布,在南宁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国陆续推广基于 CDMA  相似文献   

17.
截至5月5日,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总数突破一亿,其中GSM用户数达到7747万,CDMA用户数达到2256万.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突破一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联通作为世界第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世界第二大CDMA运营商的市场领先地位,表明中国联通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傲天信息技术(深圳)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多个国家级重要项目,包括:中国电信169国家骨干网改造工程、中国移动互联网骨干网一期工程、中国电信IP电话骨干网二期扩容工程、中国联通165国家骨干网7省22个节点的系统集成工程等,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大型网络的经验。此次签约的重庆163/169三期扩容工程,傲天公司将承担整个网络的系统总集成和主要设备的供货工作。重庆CHNANET建设起点高,集宽窄带为一体,业务丰富、应用复杂,对网管、安全、计费都有很高的要求。傲天公司凭借多年来在互联网集成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对网…  相似文献   

19.
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的中国,改善农村生活关乎国计民生。作为中国信息化主力军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始终关注并致力于改善农村通信,把农村通信尤其是村村通电话工程(以下简称"村通工程")作为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承担起大型国有电信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4年以来,原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村通工作、认真落实各年度建设任务,2009年完成重组后的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继续将农村信息化服务作为集团公司的重点工作予以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年来,中国联通共完成23393个村通任务,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共完成14431个村通任务,其中包括12299个自然村、1861个行政村和271个兵团、林场的村通任务,超额17%完成工信部下达的(12352个)工作任务,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美好的信息化画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丁亥年的来临,又一次涉及中国联通重大组织机构调整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次调整距2006年初进行的组织机构调整仅相隔一年。牵扯到市场前端CDMA和GSM两个移动专业营销分营的组织机构调整,使中国联通在不平静中度过了2007年的农历年。作为此次分营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笔者将通过对中国联通两网分营背景、调整内容的简单介绍,就两网分营在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