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背景,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回溯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历程,并结合其与资本主义两者间的本质关系,分析了其内在演化逻辑,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始终纠缠于公共产品属性和利益属性的矛盾之中,并与西方资本结合为一体,构建了以西方资本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现时局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构建,给出了带有中国思想特色的方案及原则。  相似文献   

2.
回顾和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和演变,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一直在继续演化。然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上没有一个国际和地区能够置身事外,这就形成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全球化、国际化合作。所以,中国若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仅仅抓住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的改革模式,浅谈人民币在国际化可以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复杂多变的国际发展形式使得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与供求矛盾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复杂多变的国际发展形式使得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与供求矛盾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程炼 《中国金融家》2012,(6):142-143,150
曾几何时,欧元的兴起使国际货币多元化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如今欧债危机阴霾不散,也给欧元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随着中国经济与金融实力的增长,社会各界对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引发了人们对国际货币新的思索:成为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民币能否成为全球性的主导货币?怎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算是合理或可行?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由于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与重构的研究讨论缺乏对于理论前提的分析和厘定,因而使自组织和自演化成为默认的理论分析前提。本文以系统论视角对这一演化历程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是不断构筑以其为中心的控制体系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成为世界主导的同时,其构筑的对象控制体系也得到不断扩展、强化,最终形成了以虚拟货币为具体控制手段的高效控制体系——牙买加体系,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目前,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使命,就是要打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对象控制体系,并给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公平的原则建立和谐的国际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及其他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订的协定、规则和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回顾两百多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即浮动汇率时代以及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度大约开始于1880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宣告崩溃,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此阶段自由市场的古典理论占统治地位,国际金本位体系充分体现了古典经济理论的思想。金本位制客观上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使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并具有可预测性。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而对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目标的讨论需要深化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和特别提款权的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提出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实选择,认为美元、欧元与亚洲关键货币将成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推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需完善国际汇率协调机制,对美元发行应建立国际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金融监管不利或缺失,但究其本质,则是全球经济失衡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规则的冲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所致.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传导机制及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的角度寻找此次金融危机传导的根源,在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美元事实本位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美元泛滥、通胀和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和金融市场风险传导等诸多问题,并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决策机制、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等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政治角度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国际政治因素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在于公权力的形成而非“理想设计”,建议以多极均势的策略制衡美国金融霸权、最终构建超主权货币。同时,中国应该依据自身的实力积极推进构建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我们首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其特点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飞速推进,以及全球金融深化、跨境资本流动金额迅速上升,这导致世界经济对具有普遍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危机爆发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特点:(1)美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倚重的储备货币,事实上成为超级货币;(2)欧元的快速崛起;(3)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货币条件对全球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论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美元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其超级国际货币的地位必然丧失。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两种主要可能的演变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国际货币;二是欧元以及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我们论证,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我们建议,中国应长期倡导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积极参与IMF改革,以彰显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风范;但是,由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的干扰,我们必须做好第二种情形的准备,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最为现实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系统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相容性的角度分析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百年历史 ,为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平台。迄今为止的国际货币制度采取的形式都位于相容性模型的解集中。当系统的不相容性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 ,系统均衡被打破 ,货币金融危机频仍 ,新的系统则应运而生。实物本位终将为信用本位所取代 ,货币本位的虚拟化不可避免。全球化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将以货币联盟的形式向固定汇率制复归。国际货币制度的最终演进方向是全球统一货币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种类型的货币,即商品货币和纸币。在商品货币发展的过程中,唯有黄金本位制演变为全球性的货币制度安排。本文分别从黄金优良的物质特性,以及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主导地位、黄金大发现等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了黄金充当货币的历史逻辑。文章指出,虽然黄金已逐渐淡出国际货币舞台,但其作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国际储备选项,仍然发挥着国际货币体系价值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