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器人领域最受争议的话题是机器人性玩偶的发展,专家预计五年后人会与机器人做爱。虽然那时的机器人可能相当原始,但这阻止不了人类的欲望。人们已经乐意使用充气娃娃,而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些人制造、兜售外形和儿童相近的性玩偶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乐观的人也许会说这为恋童癖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形式,但绝大多数人都会相信这只是在为极  相似文献   

2.
陆铭 《商贸与会计》2006,(7):48-48,F0003
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理性假定解释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这一定义来看,经济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经济学之于人类社会,就像是物理学之于自然世界。从纯粹科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的发展本身和数学、物理一样不需要追问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用性。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将经济学家与经济分析师、政策咨询师和股评家混为一谈的时候。对于经济学产生的最大的误解。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性质并不是说经济学与现实世界无关.也不是说经济学的发展不需要考虑其现实价值。经济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它本身就可以大致地划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大门类。这就好像物理学可以大致地划分为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一样。  相似文献   

3.
王昕息 《价值工程》2011,30(31):293-295
利用华南理工大学"关注农民工子女"大型社会调研取得的2226份数据,针对农民工子女的两个细分群体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运用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外观、中观、微观四个层面,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认识在这一群体成长过程中,个体所处的整体情境及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环境要素之间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和作用传递。  相似文献   

4.
通过我国六普的数据反映我国的人口已存在问题,总和生育率实际数据在1.18与1.8之间浮动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照此趋势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总和生育率和人类发展指数进行检验,发现在自然状态下两者存在负相关的规律性,这表明我国需重新思考人为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5.
魏纯 《集团经济研究》2007,(21):254-255
一、研究背景 周期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本身就存在各种周期性活动,各种经济现象以及金融产品也受之影响,呈现出各种长短不一的周期.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波动是否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特征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投资是企业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必要前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企业要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前提就是要不断地进行成功的投资活动。投资是企业价值的源泉,投资决策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实现,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因此投资决策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亚峰  赵桂华 《价值工程》2010,29(21):189-189
创造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面向21世纪的建设目标,而水的问题则是二十一世纪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领域。我们不仅要考虑留给后代充足的水,而且应该是清洁的水,这是我们地球人类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不久前,美国《科学》杂志提出了与人类未来生存有关的25个难题。以下是多位中科院院士以及多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为读者解读其中25个重点问题的来源与困境,揭示难点与希望。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在现代社会,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农业的发展也在深化。今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正在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预示着这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未来新兴产业。今年5月,由中国投资协会等相关部门和农林专家组成的绿色农林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火·想像力     
偶读人类发展史,国外的考古专家通过对出土的早期原始人类使用器物的鉴定和推演,发现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均衡的。早期的原始人类在1百万至2百万年间的进化和发展呈现的几乎是停滞状态。典型证据之一是在这百万年间,人类使用的工具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和质的改变。随后,远古人类开始向南北两个方向迁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这一体量庞大的经济巨人,将面临人类发展的终极问题:要让自己唯一的国土家园变得怎样?以至要让"地球村"变成怎样?当提出并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时,实际上意味着人类发展对于环境的大范围深度影响已经直接触及到人类发展的价值核心。进行生态修复和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实际上归结为两个经济学含义,一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即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全部的环保责任;二是采取环境友好的技术路线,或者发展本身具有促进环境改善的产业。当人类终于认识到由工具理性驱动的产业发展必须具有明确而坚持的价值理性(目标)方向时,必然将绿色发展作为可行的道路和模式选择。一般来说,市场机制更倾向于工具主义理性,而政府作用所代表的主要是人类发展(社会和人民)的价值目标。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需要深刻思考、认真权衡、周密规划、慎重抉择的新时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经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相容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人类大脑拥有一些其他动物大脑没有的功能。正是这些独特的功能使我们的种族得以拥有主导地位。如果机器大脑在一般智能方面超越了人类,那么这种新兴的超级智能可能会极其强大,并有可能无法控制。正如现在大猩猩的命运更多的掌握在人类手中而不是自己手中一样,人类未来的命运也会取决于机器超级智能的行为。在这本书中,作者谈到了超级智能的优势所带来的风险,也谈到了人类如何解决这种风险。这本书视野宏大,且有独创性,开辟了人工智能领域思考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这一体量庞大的经济巨人,将面临人类发展的终极问题:要让自己唯一的国土家园变得怎样?以至要让"地球村"变成怎样?当提出并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时,实际上意味着人类发展对于环境的大范围深度影响已经直接触及到人类发展的价值核心。进行生态修复和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实际上归结为两个经济学含义,一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即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全部的环保责任;二是采取环境友好的技术路线,或者发展本身具有促进环境改善的产业。当人类终于认识到由工具理性驱动的产业发展必须具有明确而坚持的价值理性(目标)方向时,必然将绿色发展作为可行的道路和模式选择。一般来说,市场机制更倾向于工具主义理性,而政府作用所代表的主要是人类发展(社会和人民)的价值目标。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需要深刻思考、认真权衡、周密规划、慎重抉择的新时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经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相容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土地本身的特殊性和稀缺性所决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课题。几千年来,在我们这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泱泱大国里,土地问题一直是上至历代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从古至今土地法律规范都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下的土地制度已经经历了数次变革,  相似文献   

15.
柴攀 《企业导报》2012,(18):260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二者的对立实质上是价值现的对立。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进行介绍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们对这两种价值观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进而阐明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盛洪 《中国企业家》2013,(22):26-26
中国现在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国企垄断问题,还有一个是土地问题。国企最重要的问题是,它这样一种产权形式不适宜在经营性领域存在。就我们的一个刿断,如果是国有企业在经营性领域存在,那么就相当于政府在进入这个商业活动。国企在经营性领域去活动的话,本身跟政府的职责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7.
《陕西审计》1998,(1):29-29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正引起全球各地的普遍关注,最近十几年来,世界人口迅速膨胀,自然资源悦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以及噪音,酸雨肆虐,温室效应加剧……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本世纪末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数字:在全球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两个坐标: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两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 人类历史将永远铭记发生在这两个坐标和这两个时刻的两场惨绝人寰的特大劫难: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06,(5S):35-39
土地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领域。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逐渐超出了单一的民族和国家的范畴,而跃居为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空间的全球性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吉  乔媛 《企业导报》2012,(20):237-239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试图增强自身的能力,优化基因正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弥补缺陷和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引起人类对于其伦理方面的忧虑,以及对维护人类尊严和公平等问题的关注。基因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干预人体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慎重应用。在当前情况下,治疗应当优先于增强,应把非医疗目的基因增强局限在科学研究的范围内,而不是应用于人类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