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  相似文献   

2.
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跟踪审计,不仅可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真实性,而且有利于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将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跟踪审计的目标、形式、程序和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转型期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人们已不再单纯满足于财政资金运行的真实性、合法性,而是更加关注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益性。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趋势.枝江市审计局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跳出传统财务审计的圈子,在继续搞好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把绩效审计理念、方法引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相似文献   

4.
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平 《湖北审计》2003,(10):24-25
效益审计是当前世界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政府全面覆行受托责任,经济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和使用纳税人资金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审计执关成立20年来。主要进行的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我国的政府效益审计十分落后,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不合拍。本文分析了效益审计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开展效益审计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孙涌 《审计月刊》2007,(2):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但从实际工作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对政府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有效性的监督远未履行到住。本文就我国审计的现状,分析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并提出审计机关在今后如何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过渡的粗浅设想。  相似文献   

6.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是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核、分析和评价,并围绕经济效益这一目标进行经济评价的活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们为深化预算执行审计,逐步实现财政审计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从注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及本级支出审计,向政府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方面转变,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披露专项资金投资项目中不合规的地方,并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促进专项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杜克云 《现代审计》2010,(3):12-12,44
对国家财政资金配置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监督.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审计机关如何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检查,发挥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理论结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提出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客观基础是检查公共责任。效果审计和管理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常见形式,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应以效果审计为主。在这一独特视角下,本对我国的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定义框架、风险防范、程序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新思路:利益相关者评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朝颖 《审计月刊》2005,(11):16-17
作为效益审计的一个分支,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是指在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财政投资主要定位于提供公共产品神弥补“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1.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地方人大也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要求。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来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效益审计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审计是审计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审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内容: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后两者又称为效益审计。我国目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由审计部门对国家机关、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绩效审计主要是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作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笔者拟就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二者各要素的差异做以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2009年,石嘴山市审计局大力推进审计工作转型。 一是审计内容上由注重微观方面向更多地关注宏观方面转型,通过审计,促进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审计重点由真实合法性审计向更多地关注效益性审计转型,增加以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数量。三是审计方式由一般性审计向更多地关注审计调查上转型。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具体范围:其中之一就是增加规定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即“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5.
曹伟 《审计月刊》2005,(12):4-5
一、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联系 1.审计目标相同。我们知道,随着审计内容的发展(依次是: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审计总目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依次是:查错防弊、主要判断信用状况、主要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由于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均属于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的审计模式,故两者的审计总目标是相同的,即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审计总目标相同,审计工作中对  相似文献   

16.
蒋勇 《现代审计》2010,(5):52-53
一、正视当前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效益审计理念淡薄。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还没有牢固树立将投资项目审计向效益审计、全过程审计扩展的理念,对投资项目仍侧重于真实、合法性审计,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17.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就是对财政部门履行预算管理职责,完成预算执行任务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一、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和重点随着财政预算体制不断改革,预算执行审计已由传统的一般性预算资金审计向完整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审计转变,形成了财政审计的大格局。现行财政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8.
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跟踪审计,不仅可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真实性,而且有利于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更重要的是跟踪审计侧重事前防范,兼顾中间环节,辅以事后审计,它贯穿于财政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责权明确,环环相扣,能将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黎勋 《现代审计》2010,(1):31-31
一、拓展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多年来,预算执行审计以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为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与我国当时的财政现状相适应。但随着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的逐步建立,部门预算、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的收支逐步公开化、透明化,财政资金出现违规违纪的概率相对较低。如果继续把真实、合法、  相似文献   

20.
审计机关应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的第一要务和第一抓手,不断开创财政审计工作的新局面。1.财政审计要突出一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形成两个拳头。要围绕财和政两个方面做文章,检查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