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是我国会计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在比较IASC、FASB、CAS相应规定的基础上,指出了进行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利与弊,并从完善与可行的视角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外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比较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已经成为新潮流。本文对合并商誉减值会计处理作了国际比较,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当前企业进行大规模变动时最常见的方式,本文从我国当前企业合并商誉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会计角度对合并商誉减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国企业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及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誉是会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倍受争议。本文从对商誉本有关质诸多观点的分析出发, 得出商誉的再定义。同时,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也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2004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案例为对象,研究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动机,研究发现买壳后的资产重组与民营企业买壳绩效显著正相关,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更多是协同动机而非掏空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永胜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3):65-69
实施海外并购,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既具有良好的机遇和优势条件,也面临一系列的并购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实施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规避风险,顺利实施海外并购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企业集团总部能够结合自身管控能力采取恰当的管控方式,对并购整合绩效的优劣有着关键的影响。本研究以延长石油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国有企业集团并购整合阶段母公司管控能力与方式的动态匹配过程。研究表明,中国国有企业在重组并购整合过程中,集团母公司的管控能力在不断提升,对子公司的管控方式也随之动态变化,且在整合的不同阶段会经历财务型管控和混合型管控两种管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唐华茂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75-79
公司并购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保障稳定发展和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结合我国的公司并购实践。首先分析了公司并购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环境风险,然后,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对并购交易成败产生直接影响的资产和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生鲜及其加工食品检验检测流程对保障生鲜商品的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暑期组织本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着重针对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的蔬菜水果农残检验流程和加工食品微生物检测流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流程经该生鲜配送中心的试运作后认定,效果良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的金融危机虽然即将过去,但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如何发展更值得人们去深思。危机使中国许多中小物流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经营,我国物流业急需新的业务增长点,第四方物流正是这样一种能够降低成本,优化资源的新型物流运作模式。首先对后危机时代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第四方物流的组织模式,最后给出了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Xiliang Song Yihong Chu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2(4):55-60
To enhance the success rat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 acquiring party should make due diligenc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arget enterprise's counting material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s when filtering the target enterprises. Meanwhile, the acquiring party must thoroughly analyze the target enterprise's motive for selling, making sure that all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well satisfy its acquisition criteria. Thus, the acquiring party can determine the most appropriate target enterprise. This paper tends to define the financial features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and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iltration of target enterprise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acquiring party to filter the target enterprise that satisfy its acquisition criteria.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当今经济发展中企业并购活动高失败率问题,在一般过渡结构基础上演变出新型的Steiner过渡结构,并系统地给出了Steiner过渡结构的定义,描述了Steiner过渡结构的形成机理及性质,明晰了Steiner过渡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过渡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