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元虽然失去了霸主地位,但仍然在各国国际储备赁币中占较大比重.单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穗定,形成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呼声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呼声高涨,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一次历史机遇。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打造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货币,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全球金融战略布局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前提下,美国能否撼住美元的霸主地位,人民币能否借机走向国际化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良好的国内与国外条件,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汇率与利率尚未市场化、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健全等障碍,并探究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须积极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许人杰 《商业时代》2011,(26):51-52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而必然进行的长期过程。本文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事件,并结合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勾画出了清晰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缩小,人民币有望成为即欧元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重要支撑,成为比欧元更具潜力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应保持政策稳定,在"周边—区域—国际"路径目标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郑丽花 《商》2012,(17):103-104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使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本文首先对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概述,接着具体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利弊,然后叙述我国目前针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做的具体行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一情 《现代商业》2014,(26):67-68
世界经济能否健康平稳的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弊端逐步浮现,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新兴市场的国家代表,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人民币在周边贸易中的广泛使用和对获取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的迫切愿望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受到重创,促使国际社会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反思。随着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地位的上升,有舆论猜测人民币将会成为美元的最大挑战,成为国际主要的储备货币。本文从货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和储备货币的分析角度出发,联系中国和人民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世界上已经开始酝酿美元、欧元、人民币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多种弊端的深刻反思。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也正悄然展开,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获得铸币税收入、减少汇率风险、缓解高外汇储备的压力,但同时也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生产中心与国际货币体系相一致是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生产中心转移于货币体系错配的结果。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货币体系错配导致中国承担了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逐步摆脱美元危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提升,边境贸易助推人民币区域化,货币互换为增加境外人民币存量提供了制度安排,离岸中心为境外人民币提供了服务平台,人民币国际化在各个领域已经形成共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关键货币——美元持续疲软,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跌,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中国应利用人民币升值通道期,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功能实现;利用石油价格的下跌期,推动重要能源的人民币国际计价;利用中国全球贸易地位,树立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的同时,使我国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国际上依然充斥着"中国威胁论"的舆论。为了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不断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同时随着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加深入,开始步入国际储备货币的行列。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在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文章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一带一路"视域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金融体系遭受国际市场冲击的风险加大、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大大降低以及国际责任加大带来的潜在风险。针对挑战给出相应对策并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张红莲 《商业时代》2011,(24):51-52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欧元、日元面临维持其地位的巨大压力,其他货币目前都难以担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国际货币的职能出发,指出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多极化来维持平衡发展,并以国际货币的职能为标准来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健行 《商》2014,(39):150-15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金融等国际活动中开始发挥出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随着人民币流通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和信誉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成必然。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不断显现,需要积极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进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货币多元化进程的重要部分,是多元化货币格局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讨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探析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人民币若成为世界货币将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贺小璐 《商》2014,(8):200-200
人民币国际化是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与日俱增的一种必然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来讲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部分,是多元化货币格局的内在要求,对内来说更是繁荣中国金融市场,提高中国经济影响力以及加强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可以比喻为一个“发动机”,是一次涉及服务业扩大开放、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的大胆尝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次“试验田”。  相似文献   

17.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5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货币权力的大小与其所在国或地区GDP在全球的地位高度正相关,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及走向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刍议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起步阶段。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证明了目前的世界金融和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一扇窗户。然而,无可辩驳的是人民币国际化仍然道阻且长。面对危机,适时适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韩雨晴 《中国物价》2020,(11):23-26
自2009年正式启航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市场驱动下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整体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还不相匹配。本文认为,人民币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站稳脚跟,有必要逐步构建起涵盖安全、经济、援助、制度、金融在内的“五维”责任体系,从“顶层设计”和“战略全局”的角度出发,逐步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审慎有序地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货币,服务民族复兴与国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爆发表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的困局。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外贸规模巨大、外汇储备充足等国内条件无疑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而且国际经济形势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契机;人民币国际化收益前景十分可观;但其国际化过程也存在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阻力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漫长且复杂的道路,应遵循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渐进式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