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明》中,尼尔.弗格森这样追问全球经济焦虑的起源:“是在漫步其中的上海外滩,还是在尘土飞扬的重庆?”  相似文献   

2.
经历重大疫情的小微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创新挑战,也使企业家身份焦虑成为常态。文章聚焦疫情暴发这一特定背景,将小微企业对政商关系的预期视为诱发企业家身份焦虑的逻辑起点,从企业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切入,探索化解企业家身份焦虑并提升小微企业创新意愿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企业家对政商关系的预期是身份焦虑的重要来源,企业家身份焦虑与小微企业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会受到政策置信性和网络嵌入行为的双调节效应的影响。由于企业家身份焦虑难以避免,提高对政策置信性的预期能够有效缓解政商关系感知引发的企业家身份焦虑。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活动中需要进一步缩短政策的传导链条,加强小微企业之间制度化互动,重塑企业家的自我身份认同,控制企业家身份焦虑的有效边界,推动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炫耀性消费现象日益突出,成为一些人表达自我、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而炫耀性消费与身份焦虑是密不可分的。消费者通过公开消费特定的奢侈品等炫耀性商品向周围目标群体传达自身的品味和诉求,增强群体疏离与归属感,化解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改革对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的决定作用.企业登记制度归根到底是为企业制度服务的,企业登记制度的改革必须首先考虑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我国的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些国有企业将实行公司制。有些不实行公司制,仍保持原来的非公司企业法人身份,但在经营管理上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行政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出资人的双重身份,将转变为单纯的出资人身份。企业内部的人事、资金管理也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企业登记制度上,必然要求:(1)企业登记制度必…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故事     
们在追问“新兴市场如何诞生世界级企业”的时候,一直是就“成长”本身在追问。我们很少意识到,企业总是在经济周期里成长的。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生机盎然的气候,还有充满着肃杀和萧条之气的环境。企业不能一厢情愿地希望在“卓越”的季节里“追求卓越”。企业即使有幸诞生在“黄金时代”,也要意识到任何“黄金时代”都不可能是绵绵无绝的。企业只能在不断更替、吉凶不定的季节里求生存和发展。所谓卓越的企业,其实是无论在黄金时代,还是在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甚至在黑铁时代里,都能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台风来到的时候,连锗都在天上“飞”,但这样的“飞”显然不是“卓越”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恭贺新年     
《现代商业》2006,(1):F0002-F0002,I0001
2005年.北京的冬天少有的温暖,无风无雪中酝酿着浓浓的春意。而中国零售企业走过全面开放的第一年.似乎才刚刚步入严冬,2006年春节前夕.举国欢庆的日子。零售国家队百联股份高层突然大换血.中国零售企业的焦虑和不安可见一斑,毕竟.面对近在咫尺,咄咄逼人的外资零售巨头.我们没有丝毫可以松懈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黄映琴 《市场周刊》2005,(40):19-19
货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佣金制度动摇,经营面临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的货代企业主要从事着“货运代理”和“无船承运”两块业务。目前,中小货代企业的业务仍然是以这两块业务为主,其收入包括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拿船东的佣金和以承运人的身份以“背靠背”的方式吃货主的差价。国际货运代理业本身就是一个中介行业,赚取佣金是它的主营收入,交通部在这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货代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船东不断地调低佣金比例,  相似文献   

8.
李彤 《商界》2010,(10):44-47
企业的身份犹如一个人的内衣一样,不会因为外套的更换也随之改变。我们有必要改变单从股东身份认定企业身份的“原始”模式,引入“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王跃文 《华商》2014,(15):75-75
作为一位瑶族诗人,黄爱平的诗歌里有一种强烈的对瑶族文化血统的追忆,对瑶族文化虚根的抗拒。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瑶族的血液,瑶族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注定了他诗歌灵魂的沉重和苍凉。他不断地用诗歌追问、寻觅,试图印证他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执著而又迷惘。他在《父亲回家》‘诗中这样发问:“谁是他的父亲/谁给他讲述已经逝去的秋天/讲述鸟巢与河流/劳动与汗水/谁会告诉他/生活是一件严肃的事?”诗人在急切的追问之下,又说:“父亲……我不认识他/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诗人对父亲的渴求和追念是那么焦灼迫切,而父亲在他眼里却又那么的模糊。父亲只能在诗人的遥想中出现,作为诗人的自己,却“不知道他的脏脸和烟卷/更不了解/他的酒量和哭泣……”诗中的父亲是一种隐喻,是诗人对瑶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日渐失传的伤痛,是对日渐模糊的瑶族特征的沉重喟叹。父亲是根,根的缺失使得诗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变得惶惑而茫然,所以他在诗中说,“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  相似文献   

10.
聂琼 《商》2013,(7):231-231
王尔德长期遭遇严重的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身份危机通常用来考察那些明显不同的文化之间漂移的"主体",如移民、亚文化成员或边缘群体。而由于长期受到复杂而特殊的多重身份困扰,王尔德陷入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身份危机的焦虑中。因此,他通过多部的作品的大胆批判来缓解自己身份危机的焦虑情绪,通过语言上的激进手段使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强化自己的话语权。他寄情于"艺术",寄情于文学,尽情地自我自我放逐。批判便成为他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徐道芳 《上海商业》2008,(11):56-57
一名机关普通工作人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海”后,凭借执着的事业心和自律自信自强的人生哲学.在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中奋勇搏击.向着理想的彼岸不懈前行。如今.他已是拥有多家企业和五六千万元资产的老板。不仅如此.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独辟蹊径.最近,他还敏感地将触角伸向人类营养健康领域,以“史密斯”品牌椰油中国地区唯一总代理的身份,经营起“地球上最健康的油”——椰子油。  相似文献   

12.
风云     
风云 《中国海关》2006,(7):74-75
6月18日.阿富汗斯宾波达卡.阿富汗警察驱赶一路商人车队经过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通常人们进入巴基斯坦需要经过身份确认,而每天有数千人进入阿富汗却无需身份确认,其中一部分人是阿富汗少数民族.他们住在巴基斯坦,而在阿富汗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家国际咨询集团的执行董事、中国区董事长.王颖还有这么几个身份:中国科技咨询业协会常任理事、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副理事长、管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等。与其他讲究精而专的国际咨询公司相比.王颖的这些身份显得非常富有中国特色.也更加具有本土特色。正是这种本土特色.使得理实国际咨询集团从1994年开始.就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并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服务;而彼时几家在中国已落地的跨国咨询公司,还只是热衷于为那些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倪轶容 《浙商》2011,(23):72-73
作为美国浙江总商会会长,王珏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是让整个浙商,乃至整个中国商人群体在海外经商更成功,生活得更好。而这也契合他多年来对自己身份的追问——“中国人,浙江人,这在海外就是最好的群体标签。”  相似文献   

15.
商荣 《经贸世界》2000,(11):34-36
多少人在追问商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阿拉伯有一则神话《神灯》.讲到拥有神灯即可拥有财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实.现代商人企盼的神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这就是信息之灯。勇气之灯,形象之灯、创新之灯。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未,一条新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在视察一家民营企业时,李克强丽对企业不断对政府的表扬,三次打断企业负责人的汇报,不断追问,“哪些政策可以调整”,不要光表扬政府,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的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耍适应企业的发展。现存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骨头。  相似文献   

17.
做广告业现在是越来越累,可能“心累”比“体累”更多一点。我们这几年都非常地焦虑,新媒体淘金热,但新媒体们也焦虑——江南春做得这么好,后面的跟不上——焦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分割下也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来看一看下一个时代“广告运动”的四个新观念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2013年4月,斥资17.8亿收购西藏博杰不足半月,蓝色光标又以3.5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Huntsworth公司198%股份,将以第一大股东身份执掌这个全球知名公关集团。蓝色光标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文权表示,通过投资Huntsworth,蓝色光标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网络,有可能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广东合作经济》2005,(1):27-29
我市供销合作联社原有的12个社有企业,由于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经营日益萎缩,连年亏损,到1999年底企业亏损挂帐达6000多万元,负债1.4亿元。为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精神,2000年9月韶关市政府批准市供销合作联社的社有企业率先在我市商贸流通系统实施全员置换职工身份,  相似文献   

20.
胡萃鑫 《现代商业》2012,(5):136+135
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企业在分配过程中仍然遵循着按员工“身份”进行分配的不合理分配模式,在员工中间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按“身份”分配这一不合理现象以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推动对这一不合理制度的改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