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人口710万。其中农业人口480万,约占总人口的68%。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达到1606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60.2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83元。近年来,随着唐山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加快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步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依托,逐步加大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统计,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7年没有超过5%,最高仅为4.8%,最低只增长2.1%,年均增长只有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继续扩大,2003年农民和城镇居民年均收入为2622元和8500元,比值为1:3.24,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差距水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农村各类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三农”经济难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区2005年底乡村人口1260.0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2.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列全国17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1.8%,为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7元的32.7%。农牧民人均收入低,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辖9乡7镇,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2001年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5元。预计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可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增长7%和6%。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绍兴县位列全国最发达县(市、区)第8位。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财政总收入2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00美元,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3元.农民人均收入6257元。但是,困扰“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绍兴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7.
1998年,全国城镇人均消费6201元,农村消费1893元,农村人均仅为城市人均的30.5%,8.7亿农民的消费总和只及3.8亿城市人口的2/3多。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极低,许多在城市属淘汰的商品,还有亿万农民买不起。这种情况的出现,从宏观上,根源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矛盾突出;从微观上,则根源于农民的负担过重,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雪上加霜。本拟从后论证目前中国农民的两大负担,以及如何加大力度,实实在在地做到给农民“减负”,给乡镇机构”简政”从而融洽农村的党群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十五”以来,准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抓住国家煤电油运紧张的有利机遇,全旗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2006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4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  相似文献   

9.
尤世成 《发展》2005,(3):73-74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下辖9个县(市区)。全市“七山两水一分田”,自然条件并非十分优越。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市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提高。2003年,全市GDP达到799亿元,人均达到2100多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8.8亿元,人均达到19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45元;全市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程度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分析金华经济的发展历程。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11,(7):8-13
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4700亿元左右,增长12.3%左右;财政收入794.32亿元,同比增长35.7%,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这是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传来的喜人消息。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一直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唐山市滦县在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县情,大胆探索实践,他们坚持以项目为突破,拉动县域经济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全县实现GDP75.9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0元,农民入均纯收入3900元,同比分别增长16.1%、48.4%、7.6%和8%。  相似文献   

12.
一、长寿区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长寿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全区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社零总额22.8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308元和3369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集宁区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30.3%;财政收入力争突破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2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0元,分别增长11.3%和13.3%。  相似文献   

14.
蒋团云 《广西经济》2007,(5):50-50,52
一、灵山县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灵山县辖18个镇,总人口141万,其中农村人口120.78万,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8.56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3316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寿光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寿光”为目标,围绕调整优化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建设。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亿元,财政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6元。今年1-4月份,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1元,同比增长15.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3.4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  相似文献   

16.
峡江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面积26.8万亩,总人口约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5万人。农村中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富悬殊,差距较大,尤其是近年更为突出。以2005年为例,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上3000元,有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不仅在农村建有“安乐窝”,而且还在新(老)县城购置了套房,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全县1.54万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左右,全县2.33万低收入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丰南是改革开放起步较早的县区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发挥基础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2004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8.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0.9%,42.99%,12.5%和8%。  相似文献   

18.
吴江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地处苏浙沪交会处,全市户籍人口79.3万.面积1093平方千米。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全市财政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3.4%、33.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1285元、22027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2.3%。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城市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19.
李倩  郑丹 《北方经济》2006,(1):15-16
三农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入手,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屡次的符合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多标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等旨在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32亿元,较1980年增长1.54倍,全盟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左右,比“七五”平均增加30%,牲畜头数745万头(只),比1980年增长100万头(口);乡镇企业总产值33.1亿元,比1980年翻四番多;工业总产值22.5亿元,比1980年增长2.8倍;财政收入3.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1300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5.8倍、1.56倍、1.1倍和1.35倍;交通、邮电、城建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状况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与其它盟市相比,乌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贫困落后仍是乌盟的基本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