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存在单中心体制和多中心体制两种制度模式,考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过程,对于我们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具有基础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体制,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体制是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出现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想象,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应该从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对其进行治理,放宽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的优化政策,本文章就对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刘炯  王芳 《农村经济》2005,(1):12-14
现阶段,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多中心体制(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虽心的资金安排等)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促进型公共产品供给与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和分析框架,着重探讨该类公共产品在浙江省的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其中值得肯定的经验,最后提出关于解决发展促进型公共产品供给与治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供给和运营模式。同时,也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不足、供给制度亟待完善、运营缺乏长效保障等现实困境。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的多元化,可以调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文章认为在实践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可以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成果,运用项目区分理论转换公共产品属性,发挥多中心治理的优势,通过完善多中心决策机制、健全多中心供给机制、整合多中心监督评估机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高效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3-2015年29省数据,从供给侧视角构建生存保障供给、安全与发展供给、精神文化供给的三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psis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现实基础和实证数据,总结当下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差异性、递进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准确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范式,以期为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和提升供给水平提供科学建议和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山西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和供给模式单一。山西获批为"综改区",更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供给主体成分的变化和供给主体现状;借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多元供给主体的案例采说明供给主体多元化这一趋势.论述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关键是构建农村基础设施爹元供给主体以及如何明确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权责关系.研究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来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非均衡状态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为纵向线索,以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行为为横向截面,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通过建立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动机、作用、行为缺陷和失灵原因,并选取重庆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期望以此框架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向均衡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1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2012年以前快速上升,之后呈现缓慢的"U"型增长趋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时空分异明显,大体呈现"东—中—西"分布格局;东、中、西部地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西部地区相对差异呈缩小迹象,中西部地区则呈现一定的扩大趋势,地区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发展不均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文化教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是影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而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落后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通过回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历程、考察发展现状,聚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供给主体、供给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从“质”“量”协同优化供给、“软”“硬”兼顾匹配需求、“内”“外”发力强化主体、“人”“财”共补夯实保障,四个路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村精准扶贫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优化扶贫资源投入供给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来提高扶贫质量,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目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在资金供给、政策供给、精准识别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求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机制市场化是我国未来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方向.文章秉承这一基本思路,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初步考察了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安排及绩效的基础上,提出转轨体制背景下应构建一种"政府诱导、市民参与、第三方介入"的"公导民办"的以"民营化"配置理念为核心的"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制度,分析了政府诱导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选择依据、供给范围、运行模式、制度安排等基本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取决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三个方面。基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转变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迁、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分析,构建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有其必要性。在界定此种模式概念及探索其构建必要性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村委会因扎根于农村、新近于农民的特殊性,其在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政府单一管理到政府治理并由村委会参与,应该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公共品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理论契合性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两者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不足影响经济稳定发展、供给不合理与经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得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公共品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层次与规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经济学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溯源。为农村人口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存在着某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象,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加强关乎民生等基础性领域的制度性建设,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积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与政府回应机制,以政府为核心,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总量和配置状态.单一化的垂直供给模式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而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公共物品数量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主体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有必要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形成水平协调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等方面的矛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乡村秩序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表现出的不同作用,本文得出合理的乡村秩序对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重要的作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需要重构乡村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